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寶島歌后在高雄的演唱足跡

寶島歌后紀露霞在本週末即將來高雄登台演唱,距離她首次來高雄演出,已近一甲子,趁著南下排練的空擋,昨日陪同紀老師造訪她當初來高雄曾經演出的地點,敝人感到無比榮幸能協助紀老師找出當時的地點。

紀老師1958年首次在高雄演出的地點為四維廳音樂茶室,位置在大港埔圓環旁的中山橫路上,當時在這裡演唱了七天。四維廳為當時高雄十分著名的歌場,1954年開幕,由一位退將所經營,樓高一層的木造建築,除了演唱空間外,內部還有撞球間,幾乎每晚都有演出,熱鬧非凡。四維廳大約於1960年代末期拆除,現址已改建為大樓。

1954年高雄四維廳音樂茶室開幕廣告

1960年7月再次來到高雄,在市立體育館參加南光雜誌社舉辦「納涼歌舞欣賞晚會」之演唱。市立體育館位於現今的中央公園,初完工於1959年,是高雄首座大型室內體育館,也為台灣最早的巨蛋體育館,可以說早在五十多年紀老師就已經「攻蛋」了!紀老師也回憶當時十分意外高雄有如此大規模的演唱地點。市立體育館後於2000年左右拆除,原址在公園內的戶外表演台周遭。

1960年紀露霞於高雄市立體育館演出之情景
(圖片來源:紀露霞提供)

同年9月,紀老師受邀到高雄夜花園演唱。夜花園為陸軍服務社後方花園整理成的露天歌場,位於鹽埕大圓環旁,1959年開設,由四維廳老闆承攬業務,是當時高雄很重要的歌場之一。庭院花草扶疏,四周霓虹閃亮,阿兵哥們就坐在一張張的圓桌旁,聽得如癡如醉。但夜花園隨著立體停車場的興建而消失,原有的陸軍服務社也已拆除。

在這次探訪的過程,在路上也為紀老師介紹幾個行車經過的昔日高雄娛樂設施,意外讓紀老師回想起她還曾經到金都樂府及今日歌劇院演唱,但詳細情形的記憶有點模糊,期待還有機會再向紀老師詢問更多關於這兩處地點的演唱經驗。

另外,紀老師也提及當時南下演唱期間,其實不太往外跑,但曾經與各社記者一同遊覽大貝湖及蓮池潭,演唱完也就回到台北繼續唱歌工作,不太停留玩樂。

寶島歌后紀露霞造訪高雄四維廳舊址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河港的頭前(thâu-tsîng)和後壁(āu-piah)

愛河,是高雄十分重要的一條藍帶,原本的天然河道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修築河堤,成為都市裡迷人的水岸空間。自古以來,愛河曾有過許多不同的稱號,除了近代大家較為熟悉的打狗川、高雄川、前金江及仁愛河外,在更早期,是由各村落將能撐渡的河段命名為「港」。

清代的愛河,因有舟楫往來便利,漢人沿河川發展出許多聚落,像凹子底、龍水庄、三塊厝街、大港庄等,所以有船仔頭港、龍水港、三塊厝港等河段名稱。而當時注入古潟湖的出海口,是個三角洲的沖積平原,愛河的水流在此分成兩個河道,東側靠前金庄稱為「前金港」,西側則稱為「鹽埕港」,它們分別另外有「頭前港(Thâu-tsîng-káng)」及「後壁港(Āu-piah-káng)」的名稱。河水流經至此,為什麼會有前後之分呢?

1895年愛河下游的古地圖

答案其實就是坐落在三角洲北端的鹽埕庄,清代開始發跡的產業聚落,庄民世代以曬鹽、養魚為生,庄內信仰中心「鹽埕廟(三山國王廟)」與許多合院住宅的座向,都是坐西北、朝東南方。當時三角洲東側的河道,恰好流經鹽埕庄聚落前方,這裡就被叫做頭前港,而相對於前方的河道,與鹽埕埔庄相隔的水域則是後壁港。所以早先愛河下游的河港,有頭前與後壁的區分,是以鹽埕庄的相對位置作為命名。

日治初期,這兩條河段仍維持了運輸功能,但在後來築港計畫的推行下,河口三角洲的地貌逐漸改變,頭前港加以築堤、整治後,成為現今愛河下游的面貌,是三塊厝、田町地區產業設施聯通高雄港區的重要路徑;而後壁港則是被填築、取直,成為一條小水渠,扮演河道分洪的角色,但這條水道在戰後被加蓋,成為今日著名的堀江商場及大溝頂商場。

1922年〈高雄市區改正圖〉中可見後壁港整治後的溝渠位置

由此例可知,老地名的回溯與探討,能發現這城市仍蘊藏著許多小故事,也幫助了我們進一步認識地方古早的風貌,這就是老地名的趣味所在。

(本篇原文曾獲「2015高雄小故事」佳作)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全臺最早的自動交換電話

現今人手一機的年代,加以發達的網路通訊,應該很難想像最早有電話時,是需要接線生以人工方式來進行轉接,想打一通電話,實屬不易。

臺灣的電話是由日本人引入,第一條電話線路架設於1897年,專供軍隊與政府官員使用,三年後才有民用的電話線路,在基隆、臺北、臺中、斗六、臺南五地裝設電話交換機,開放市內電話業務,長途電話網路也陸續建置完成,以臺北電話交換所、臺中郵便局及臺南郵便局為三大集中局,藉由線路相連至各地。當時人工接線的接線生多由女性擔任,還特別有「交換姬」這樣的稱號。

1930年落成的高雄電話交換局廳舍

由於人工交換的電話業務常會出現問題,為了改善電話服務品質,採用自動轉接,1926年日本政府首先在東京銀座的京橋電話局,開啟自動式電話交換業務。三年後該系統引入臺灣,計劃在高雄堀江町二丁目設立新的自動電話交換室,1930年落成的高雄電話交換局廳舍,由遞信部的技手清水史設計,RC加強磚造的建物臨街退縮不設騎樓,轉角以圓弧造型處理,入口位於側邊,不另設車寄,整體簡單俐落,僅在女兒牆及轉角山頭部位有較多裝飾。在完成新的管線鋪設後,1932年2月1日,全臺最早的自動式電話交換業務在高雄開通,使用史特勞傑式自動交換機,初始開放1600個門號,主要為市內的電話服務。

當時為了推廣自動式電話,還到學校與公共建築放映活動寫真,並陳列自動交換機的模型,還有印刷物及繪葉書可以索取。爾後政府當局見高雄自動交換電話的效率甚好,兩年後遞信部才決定在臺北架設自動式電話,1937年新臺北電話交換局於落成啟用,為今日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已被列入市定古蹟。

高雄電話交換局戰後轉為高雄電信局所用,為今日的五福四路與建國四路口,原建築逃過美軍轟炸,還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90年代才被拆除,目前仍為空地。日本舊京橋電話局雖已不存,但早在1975年就設立了「自動電話交換発祥之地」的紀念碑,讓更多人了解當地文明演進的歷程,而臺灣自動交換電話業務之嚆矢,其遺址至今仍空空如也。

◆高雄電話交換局現址

◆自動電話交換発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