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橋頭是如何出現民主聖地之名呢?
黨外人士於橋頭鳳橋宮前合影 (資料來源: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
1947年橋頭成立為當時高雄縣的一鄉,首任鄉長是由民眾推派的余登發,早在日本時代即以庄協議會會員之姿參與政治,戰後還陸續當選高雄水利委員會主任、國民大會代表、高雄縣長,身為臺灣第一位黨外縣長,是許多人敬重的前輩民主鬥士,曾被喻為「赤腳政治家」、「野生政治家」。
由於以黨外的身份與國民黨抗衡,余登發更開創出地方派系「黑派」與「余家班」,其中余家班參加大小選戰共有三十多次,幾乎囊括臺灣所有的參選項目,其媳余陳月瑛在1985年成為了臺灣首位的女性縣長。
話說在1978年底,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臺灣中央政權面臨打擊,因而停止進行中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黨外人士召開「黨外人士國是會議」發表聲明,並由余登發領銜連署。隔年初余登發、余瑞言父子卻被指涉及匪諜吳泰安事件,遭情治單位逮捕,欲判以重刑,引發社會不滿。
這樣的政治迫害引發黨外勢力的團結,不僅發表〈為余氏父子被捕告全國同胞書〉,當年的1月22日,許信良、黃信介、施明德、胡萬振、何春木、張俊宏、陳菊、陳婉真、艾琳達、曾心儀等黨外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前往余登發的故鄉橋頭遊行抗議,即為歷史上的「橋頭事件」,該次行動是臺灣實施戒嚴後首次政治示威遊行。
橋頭事件中黨外人士於余家騎樓下合影 (資料來源:施明德文化基金會) |
橋頭事件阻止了國民黨計畫中的後續的逮補行動,當時孤注一擲的黨外人士也成了一股談判力量。橋頭也在此事件後,被稱為「民主聖地」、「追求自由的灘頭堡」,在臺灣民主發展過程佔有一席重要地位。不過可惜的是當年遊行之街景,在2008年進行道路拓寬工程後,許多街屋包含余登發故居皆已面目全非,歷史事件的場景氛圍盡失。
橋頭事件與接續的鼓山事件、高雄事件,開啟往後臺灣政治轉型的契機,朝向民主化的穩健發展。不過很多人以為當時的黨外行動都是專屬於某一種政治光譜的人群,事實上參與人士包含統獨各種立場,像余登發即是堅定的祖國派,大家唯一的目標是反抗國民黨政府。而解嚴後的自由政治環境下,發展為保守的祖國與前進的臺灣,形成現在統獨不同的政治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