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項構想是因為瓊瑤女士認為世界上知名的和都有許多橋,在愛河上多蓋幾座橋可以融入愛情橋的概念。但是她應該不知道,愛河整個流域包含主流與其他支流,不管是車行還是人行的大大小小橋樑,保守估計約有七十多座,可以說是台灣橋樑密度最高的河流之一,真的有需要為了愛情橋的概念,再多蓋幾座橋嗎?
其二,瓊瑤女士提到高雄一定要興建一座愛情主題公園,有浪漫的樹木、花海、月老池與教堂。過去,官方曾經以「愛」為主題,進行過多次的空間規劃,以及裝置藝術之設置等;再者,愛河沿岸與流域已有不少的公園綠地,且愛河風景區本身就可以是一座大型的帶狀主題公園,若另外多開闢一個愛情主題公園,有可能內容空泛、缺乏特色;最後,愛河旁早就有一座歷史悠久的高雄玫瑰聖母堂,實在沒有必要再花錢弄一座像水晶教堂或高跟鞋教堂的東西。
第三項構想,瓊瑤女士希望拍攝以愛河為主題的愛情電影,並將高雄的美景都拍入。事實上愛河早已是許多電影與電視劇的取景地點,不僅有《王哥柳哥遊台灣》、《高雄發的尾班車》、《八百壯士》、《風櫃來的人》、《天邊的一朵雲》、《對不起我愛你》等電影外,還有電視劇《白色巨塔》、《這裡發現愛》、《痞子英雄》、《春風愛河邊》等。如果能有不錯的劇本,融入更多愛河主題與地域特色,相信大家都會舉手贊成。
從日本時代末期逐漸變成高雄市區重要的核心地帶以來,愛河明媚的風光不僅吸引觀光客,更多的是成雙成對的戀人們身影。充滿浪漫氛圍的河岸,也是不少藝術家的取材對象,像在劉啟祥、廖繼春、詹浮雲等大師的畫筆下,愛河有著不同面貌的風景, 這張有著鮮艷明亮的畫作,即為廖繼春前輩所繪的其中一幅愛河景象,以華麗的野獸派韻味,勾勒出屬於高雄愛河的南國意象。
1971年廖繼春所繪之《愛河風景》(引用自羅芙奧藝術集團) |
KUN覺得,與其花大錢做一些已經行之有年的行銷作法,倒不如加強維護愛河的週邊基礎設施,同時延伸支流的整治範圍,並復育沿岸的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活化利用流域附近的人文史蹟(如水泥廠、磚窯廠、合板倉庫、石油倉庫等),串聯成高雄獨具特色的愛河水網。
一條有內涵的河川,不只有豐碩的生態與亮麗的景觀,更重要的是與人類互動下所產生的文明,是能訴說故事的文化泉源。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城市之河,承接漫長歷史的人文洗禮,豐富的底蘊成就它的特殊性,唯有維護這般的特殊性,才能讓不同主題之產業鏈保有永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