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歷史上的今天——映畫殿堂「金鵄館」落成

1929年12月25日,位於榮町的「金鵄館」正式開館,為專映電影的映畫館,由泉寬平創立,曾一度經營困難,1934年由實業界大亨船橋武雄接手,重新改裝設備並引入嶄新經營模式,營運情形日漸隆盛。金鵄館三層樓的內部空間有兩層看台席,在當時是較為罕見的形式,更使用新式折疊座椅,可有一千數百餘位民眾一同觀影,是彼時台灣南部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戲院。

1941年所發行的「金鵄館前通り」繪葉書

二次大戰期間金鵄館幸運躲過轟炸,戰後由市府接管並改名光復戲院,1947年轉交國民黨黨部經營,是高雄地區數一數二的大戲院,1968年曾進行重修並改由中央電影公司直營,鼎盛時期甚至在戲院前建造天橋以免人潮影響車流。由於建物逐漸老舊,1983年宣佈暫停營業並進行重建光復戲院,三層樓新廈闢成兩間放映廳,於1987年重新開幕,但已從首輪電影院轉為專映二輪電影。最終為配合捷運工程,光復戲院於2002年拆除,高雄經營資歷最深的戲院就此消失,現址為捷運鹽埕埔站二號出口。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高雄路竹洪宗記洋樓(洪宗沛故居)

路竹舊名「半路竹」,昔日是地處大湖(大湖街)與岡山(阿公店街)中途的小市街,且竹林茂盛,故因此得名。1920年地方行政區劃大幅改制後,改稱為路竹,並設路竹庄,屬岡山郡所轄,因有鐵道與縱貫道路行經,而成為高雄平原地帶的重要街庄。

洪宗記洋樓二樓正立面之景觀

1872年出生於路竹的洪宗沛,早年任職於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因投入製糖業而逐漸致富,曾任半路竹庄的保正。1925年至1930年間洪宗沛更任職路竹庄庄長,卸任後又成為路竹信用之組合長,以及路竹庄協議會會員等,因任公職盡瘁而受到鄉人景仰,頗具名望,是日本時代路竹地方頗具代表性的領導階層。

路竹洪宗記洋樓為昔日路竹庄長洪宗沛之宅邸
日本時代洪宗記洋樓正面影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而其家族的影響更延續至戰後,洪宗沛之子洪榮華為高雄縣第一屆民選縣長,當時地方取「洪」榮華諧音「紅」,為代表「紅派」的開山鼻祖,據聞當時競選文宣、旗幟、布條上也均以紅色為主,見證高雄地方政治發展。洪榮華卸任縣長後,轉任高雄縣水利會,並擔任兩屆會長(1956年至1963年)。

洪宗沛昔日宅邸「洪宗記洋樓」推測是其甫任職庄長之初所建,約於1925年前後,建築平面呈現方型,除了有迴廊環繞外,內部格局應與陳中和洋樓及李榮洋樓相仿,皆為傳統漢人的空間融入洋樓建築的使用型態,但與前兩者相異處為正面不設門廊。

二層樓建築結構主體為RC加強磚造,鋼筋混凝土的使用集中於迴廊的樑、柱部位,與陳中和洋樓相同,在角落部位皆有斜樑支撐,為加強柱樑交接處的結構,還設有多處斜撐托座。寄棟式屋頂推測為木構屋架,上方覆以傳統紅板瓦,除了砌有屋脊之外,主脊兩端更有泥塑花卉圖樣的鬼瓦,中央更有造型優美的避雷針。

洪宗記洋樓以簡單的裝飾語彙帶出豐富的立體效果

洋樓建築主要呈現出強烈的閩洋折衷風格,正面山頭(Pediment)造型為半圓形,內有花草與勳章式,並題有「宗記」二字,檐部則可見蛋鏢飾(Egg-and-dart)。而後面山頭則為階狀退縮造型,內題「Sō-ki Ko.」為洪宗記的日文羅馬拼音,檐部的齒狀飾則延續女兒牆下方的裝飾語彙。兩處山頭下方皆做有假圓拱及假拱心石的裝飾,視覺上呈現出帕拉底歐母題(Palladian motif)的分割比例,頗具特色。

洋樓後方的階狀退縮造型山頭內題有「Sō-ki Ko.」字樣
洋樓背面二樓迴廊現況外推成為室內使用空間

為了強調視覺上的沈穩感,一樓迴廊的柱列外觀皆飾以抿石子,而二樓的方柱部位則直接露出磚面,與陳中和洋樓的處理手法近似,將紅磚外觀集中於上層。圓柱柱頭類似托次坎柱式的變形,另有蛋鏢飾的語彙。迴廊內的牆面開口部位也有些許變化,一樓窗戶開口為長方形,二樓則為弧拱造型,上下疊窗為當時洋樓住宅慣用的型態。

昔日周邊腹地甚大,設有庭園造景,但已不復存,而洋樓目前保存尚為完整,前方空地棚架曾經做為文南村的臨時市場,由洪家後代孫輩收取攤位租金,停用後尚未移除,使洋樓正面景觀完全被遮蔽。

洋樓前方昔日的臨時市場嚴重遮蔽建築正面景象

洪宗記洋樓整體適中的裝飾題材,各式建築語彙在視覺上呈現十分融洽,而在各個立面由線腳創造出豐富的陰影則增強了建築物的立體感,呈現典雅的韻律美感,可謂為台灣士紳洋樓住宅的重要特色案例之一,更是高雄少數存留完整的迴廊型洋樓住宅,也具台灣建築發展史上的象徵意義,更說明當時路竹地方的繁榮發展情形,值得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門關注並加以保護。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歷史上的今天——高雄市齋場(田町齋場)竣工落成

1933年10月14日高雄市齋場(田町齋場)竣工,在這座珍貴的城市資產度過第八十四個寒暑之前,終於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成為高雄市的法定文化資產,從去年清明節至今的漫長等待,全台唯一僅存的日本時代葬儀堂終能留存下來,要感謝民間團體的努力,亦要肯定公部門與文資委員在過程中的協調、審議。

原高雄市齋場(田町齋場)之立面復原圖/陳坤毅繪製
由於戰後市場時期外圍與部分頂部之增建,使其原本樣貌難以完全呈現。經由考究下,層層推敲分辨出後來的增建空間,以及原有的外牆色彩,繪製出這個立面推測復原圖,讓大家能更清楚看見這座台灣僅存日本時代葬儀堂的建築價值所在。

希望在更多人重視齋場的情形下,期待未來地方文化主管機關與擁有土地所有權的陽信銀行,能攜手一同維護與活化,使田町齋場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年齋場,讓高雄人對於這座城市保有珍貴且獨特的歷史遺跡感到驕傲!

◆《高雄文獻》〈原高雄市齋場文化資產價值之探究〉
https://issuu.com/chuliu/docs/22228306_7-2

◆《薰風》〈與生命告別之所—台灣的「齋場」〉
https://goo.gl/NEyw8a

◆高雄田町齋場立面復原圖
https://goo.gl/RSSkwn

◆自由廣場》留下田町齋場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68625

◆市場時期的趣味故事
https://kunchentaiwan.blogspot.tw/2017/03/blog-post_5.html

◆國外葬儀堂活化案例
https://kunchentaiwan.blogspot.tw/2017/07/blog-post.html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高雄的寺廟戲台建築

明清時期由漢人帶進台灣的戲台,有設於寺廟內庭者,常置於前殿後側,面朝正殿;而獨立建造於廟埕者則較常見,可以容納更多觀者,在酬神之際,對於信眾也有寓教於樂的功用。以歌仔戲班演出為主的空間,戲台建築也隨著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的興衰,在現代的發展下逐漸式微,完整存留者在大城市中已不多見。

彌陀彌壽宮康樂台

以往相關研究沒有太多高雄地區現存的戲台建築的統計,本文稍微整理列出如下:

茄萣太皇殿戲台
湖內碧湖宮康樂台
湖內慈濟宮保生台
湖內海山宮戲台
湖內福安宮戲台
路竹順安宮康樂台
岡山聖母宮康樂台
岡山崑山宮戲台
永安永安宮康樂台
永安文興宮康樂台
永安南瑞宮戲台
彌陀彌壽宮康樂台
彌陀玄天宮康樂台
彌陀文吉士康樂台
彌陀南天宮戲台
梓官城隍廟康樂台
大社青雲宮崇聖閣
大社保元宮仁聖閣
燕巢神元宮康樂台
左營慈德宮演戲台
鹽埕三山國王廟康樂台
鹽埕文武聖殿康樂台
鹽埕沙多宮康樂台
鳳山城隍廟威靈台
鳳山天公廟凌雲台
鳳山雙慈亭慈鳳台
鳳山新復寺康樂台
鳳山文衡殿戲台
大寮月天寺康樂台
大樹東隆宮福樂軒
大樹龍安宮中聖台
大樹鳳澤殿康樂台
旗山鯤洲宮洲聖台
旗山三龍寺戲台
旗山宣化堂禮樂台
旗山泰山宮戲台
旗山雙龍寺戲台
美濃清水宮康樂台
六龜福德宮戲台
六龜天台宮戲台
內門興天宮戲台
田寮福德祠康樂台
小港鳳林宮戲台
小港臨鳳宮戲台
林園集應廟昭功戲台
林園觀音寺戲台

而近年拆除的則有岡山壽天宮忠聖台與右昌元帥廟戲台,如果有遺漏歡迎補充。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臺南葬儀堂與寺町


日本時代臺灣幾個主要發展地區,由於人口急遽的膨脹,象徵文明進步所需的相關建設應運而生,公營齋場(葬儀堂)的設置,也成為許多城市的重要政策。臺南葬儀堂約建於1924年,位於南門外桶盤淺地區,早期清代這附近一帶就為城南外的墓地,日本時代又設有內地人墓地,可能是葬儀堂設置區位的重要原因。

影響當時葬儀文化十分深刻的日本佛教,很早在府城內就設有各宗派的布教所,但多直接先進駐既有的清代建築,由於空間狹小簡陋,造成布教上的不便。因為市區擴張的壓力下,原本城牆外的墓地逐漸進行整理,作為新的住宅或工業用地等。在新市區改正計畫頒佈前,1926年就已將葬儀堂周遭一帶整理後的土地,作為各寺院的預定地,1929年的新計畫亦延續這樣的規劃。

佛寺遷至桶盤淺除了有更好的利用空間外,由於有不少往生者採用佛氏葬儀,會請僧侶主持葬儀並誦經,便捷的交通區位也是重要考量。除了明治町的東本願寺外,高野寺、西本願寺、臺南禪寺、知恩寺與妙經寺都分佈在葬儀堂周遭,形成台南「寺町」的風貌。

臺南葬儀堂內臺灣人於靈前的合照

昔日利用臺南葬儀堂的記錄中,皆可見臺灣人、日本人,老照片影像中為臺灣人的告別式場景,可以看到葬儀堂式場空間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型態,而且現今應該很難看到有像這樣靈前的合照。臺南葬儀堂在戰後仍存在一段非常長的時間,由市立殯儀館沿用,直到1980年代新殯儀館遷移位置後,才全數拆除。

臺南林百貨創辦人林方一告別式於臺南葬儀堂內舉辦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世界文化遺產裡的台灣國寶

最近討論度很高的沖繩,除了美麗的海島風景外,還有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的御城與相關遺產群」分佈,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觀光,其中精彩的御城遺跡更以「首里城」最為著名,是琉球王國的重要象徵,二次大戰後悉心修復的宮殿十分精彩,有別於印象中的日本傳統建築,赤瓦朱牆樣貌與藍天白雲相映,呈現沖繩無比熱情的意象。

日本沖繩首里城正殿

但你可曾聽說,在這世界文化遺產中,有著台灣國寶級傳統藝師作品的蹤跡嗎?

首里城正殿內有台灣國寶的作品蹤跡

出身高雄的傳統木雕藝師葉經義,早期從事廟宇鑿花工程,在1970年代間台灣有許多廟宇的工程開始以比價的方式而不顧及品質與作工,「對場競作」的良性工藝競技逐漸成為歷史,彼時也大量使用從中國進口價廉的木雕藝品,影響傳統工匠的生存。但同一時間,台灣有大量木雕品輸出日本,可說是木雕產業出口的黃金時期,因應產業環境變遷下,葉經義開始轉 向外銷日的木雕建築裝飾,且在1980年代開始承接日本寺院的雕刻以及飯店的裝潢,因而逐漸聲名遠播,在日本建立起口碑。由於當時與業主洽談,必須要有詳盡的設計圖,沒學過專業製圖的葉經義,靠著自學畫出一張張精美的圖面,方便與業主說明,並在實際施作時能讓工班依圖進行,減少誤差與誤會。

技藝在日本深受肯定的葉經義,1991年接受了當局的委託,為沖繩首里城的兩座「御轎椅」進行復原製作,包含琉球尚真王的王座,以及國王進行朝賀儀式所坐的王座,那時的首里城才正開始進行復原重建的大工程。

葉經義繪製的首里城尚真王王座復原圖

葉經義參考日方提供的琉球國尚真王肖像畫,也觀察了明式家具樣式,更加上自己對於紅木傢具的專業,完成復原設計圖的繪製,對自己高要求的「頂真」態度,獲得了日方高度肯定,後繼續承作雕刻製作,再由日本沖繩國寶級漆藝師前田孝允負責上漆完成復原工作。這兩座御轎椅現況分別展示於正殿與正殿二樓的唐玻豊

葉經義繪製的首里城御轎椅復原圖

這樣的一個重大成就,台灣其他傳統鑿花工匠實在難以望其項背,下次造訪首里城時,別忘記特別欣賞一下這兩座御轎椅,這可是台灣傳統藝師名揚東瀛難得的成果呢!

葉經義與製作完成的首里城尚真王王座合影

更多關於葉經義藝師的鑿花人生,可以參考KUN的拙作《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唷!

《藝之鑿鑿—木雕國寶葉經義》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消逝中的歷史場域—麻豆老鎮長張拔故居

張拔參選麻豆鎮長之宣傳單(董惠文提供)
受許多麻豆老一輩景仰的老鎮長張拔,1900年出生於總爺庄,為地方名望人士張料之長子。張料為清代總爺庄的總理,經營舊式糖廍起家,和地區糖業發展有密切關係。張拔畢業於麻豆公學校後,就讀臺中一中,1918年修業完成,進入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總爺工場)就職,直到1929年辭職返家輔佐父親的事業,同年亦成為官派的麻豆街協議會員,接著又任明治製糖的原料委員、地方保正、保甲聯合會長、麻豆信販購利組合監事及部落振興會長等要職,另外也經營貸地業。

1935年台灣地方自治制度改正,年底舉行街庄協議會原選舉,是台灣首次的民主選舉,張拔成為麻豆街的民選協議會員之一,也成為見證台灣民主選舉跬步的一份子。1936年張拔新建自宅,外觀運用了1930年代流行的閩洋折衷風格。

戰後張拔仍任總爺糖廠(原明治製糖總爺工場)的原料委員,並為鎮民代表。1951年,實施地方自治後,張拔成為麻豆首任民選鎮長,更獲選第二、三屆連任,顯示出張拔在地方上極具名望,後因為法令關係不得競選連任,其子張顯貴披掛上陣,1960年一舉當選第四屆民選鎮長,後來歷經地方派系競爭的混亂局勢,張顯貴卸任後則專心經商(永昌油廠)。

張拔從鎮長卸任後,於1963年獲選為麻豆鎮農會理事長。爾後由於半退休後的生活十分清閒,1981年更曾以八十二歲高齡再次登記參選鎮長,可說是臺灣史上第一位以耄耋之姿參選的人物,雖然最後角逐失敗,老鎮長仍十分受到麻豆人愛戴,也誇下豪語說四年後再次參選,可惜兩年後便逝世。爾後子女為其設有「張拔先生獎學金」,繼續造福地方。

張拔的宅邸在其逝世後,缺乏管理,有部份傾圮,但仍無損其完整性。其故居位於總爺庄聚落內,坐向朝西偏南,前有廣大的庭園,樹木枝葉繁盛,環境清幽。整體建築格局雖乍看像是三合院的形制,卻不完全對稱,左護龍興建於正對大房左側次間的位置,右護龍卻興建於二房右側次間之外的位置,是較為特殊的案例。
張拔故居周遭環境示意圖
正廳屋頂鋪設傳統紅版瓦,為中柱式屋架(King Post Truss),整體結構主要為磚造,步口廊部位則有RC構造的樓板及樑柱。外觀風格主要受到折衷主義影響,但仍保有漢人傳統建築形制,大面積的女兒牆不多加裝飾,僅見些許線腳,至次間的位置牆高漸次下降,與強調水平線條的出挑弧形雨庇,形成較為素雅的樣貌。步口廊分別設有圓柱與方柱,造型簡潔俐落。正廳牆面的外裝修以洗石子(含貝殼砂)為主,有深灰、淺灰、紅灰、墨綠等顏色,符合當時代流行的色調,另外廊下牆面的材質則為ドイツ壁之作法,顏色為土黃色。開口部位的窗戶形制皆為西洋風格的上下疊窗(Sash Window),而上方大多設有氣窗。
張拔故居正廳外觀
張拔故居正廳設有步口廊空間
張拔故居由正廳的女兒牆延伸至過水廊呈現漸次下降的視覺效果
張拔故居正廳上方的露台空間
左護龍屋頂鋪設紅版瓦,主要結構為編竹夾泥牆(屏仔壁),簷下可見斗拱結構。尾間則為磚牆,基部以洗石子處理,基部以上則為土黃色的ドイツ壁,開窗上方有水平雨庇出挑,並搭配有火形馬背及陰陽坡,呈現的閩洋折衷風格的樂趣。而右護龍屋頂則鋪設黑色水泥瓦,全為洋風磚造外觀,牆面基部以洗石子處理,基部以上則為土黃色的ドイツ壁,開窗部位上方皆設有楣石。開口部位的窗戶形制與正廳相同。正廳與右護龍間設有過水廊,後側則有樓梯可通往上方平台,可以連接至正廳上方的露台,平台的欄杆內可見鐵鑄構件,為幾何圖樣,帶有些許裝飾藝術(Art Deco)的風格。
張拔故居左護龍的主要結構以閩式編竹夾泥牆為主
張拔故居右護龍以過水廊與正廳相連
張拔故居正廳與右護龍間的天井空間
張拔故居通往過水廊上方的磨石子樓梯
張拔故居左護龍內部穿斗式屋架卻不落柱的型態十分特殊
總而言之,張拔故居為漢人住宅受到西方建築風格影響的重要案例,由於興建年代接近1930年代末期,且受到部分現代主義的影響,裝飾大量簡化,並帶有裝飾藝術的特徵。其不對稱的三合院格局在台南的士紳宅邸中可說是獨樹一格,當初興建是否有機能考量仍待考究,或有可能是二戰轟炸的影響,是十分值得討論、研究的有趣案例。

可惜的是,張拔故居已被售出,目前正在準備拆除工程中,如此重要的一位地方人物,除了其故事背景值得讓市民加以認識外,其故居更是紀念地方發展以及台灣民主選舉歷程的重要場域,也見證了日本時代建築風格的發展。近幾年臺南市政府逐漸重視歷史名人故居,張拔故居更是代表麻豆地區發展的標的之一,急需公部門介入溝通,並協調是否能保存這個重要的名人故居。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百年前高雄的五月五

日本時代龍舟競渡舉行於旗後海岸之景況(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一年一度的五月五又到了,有不少人手裡都忙著,有綁粽的、有划槳的、有插艾的、有打水的,這些大概是我們對於端午節日的印象,但大家可曾想過百年前高雄人的五日節(五月節)是怎麼度過嗎?

源自於清代的扒龍船習俗當然不用多講,至今還是熱門的節慶活動,在日本時代高雄港龍舟賽事的盛大程度,僅有淡水河地區可與之相較。早期高雄港龍舟競渡的曾在旗後海岸(渡船場西側)、裏岸壁(今三號船渠)及苓雅寮岸壁(今13、14、15號碼頭)等地,亦曾在高雄川(今愛河)的水域舉辦。彼時高雄龍舟競渡受歡迎的程度,演變至後來非端午節專屬,在任何重大慶祝如高雄港祭、高階官員與貴族的蒞臨等,都可以觀賞此活動,甚至旗後還有「扒龍船會」組織的出現。

那一般民家又會做些什麼呢?端午節在日本也是重要的節日,被視為「尚武節」或「男孩節」,百年前日本人也將當地習俗帶進了臺灣。這一天民眾會將菖蒲、艾蒿插在屋檐上,並食用粽子,這些幾乎與原本台灣的風俗無異,但日本的端午料理更為精采,除了粽子的做法有所差異外,並有赤飯、鯛魚及竹筍等食品,另外柏餅更是必吃的點心。有男孩的家庭除了會在室內擺設「五月人形」娃娃,戶外會特別掛上鯉魚旗,據說係源自鯉躍龍門的傳說,隨風暢泳的鯉魚旗象徵凌雲志不窮,寄託「慶祝小孩童,期待大英雄」的祈願。

當時街頭隨處可見在空中靜靜搖曳的鯉魚旗,和水上傳來吆喝聲的龍船競渡形成強烈對比,卻又能與「鯉化龍」的想像有所呼應,甚是有趣,在高雄的豔陽高照下,成了一幅美麗風景。時至今日,雖然部分習俗在端午節已不復見,但對於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事物的遙想,更能豐富我們的現代生活。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轉角見經典—鹽埕的友松醫院

昨日一棟鹽埕老屋出現危機,所幸在地方人士的聯繫下,目前文化局已經介入,希望這棟高雄經典老屋的未來,能受到妥善對待。就讓我們來認識這棟老屋的故事以及它的主人吧!

友松外科醫院今貌

這棟位在新樂街上的老屋,是日本時代的友松外科醫院,係由駱榮金醫師所創立。駱榮金在新竹出生,自小非常優秀,1920年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便在新竹醫院服務,曾於高雄茄萣開設私立醫院,爾後成為公醫,到虎尾郡海口從事診療服務,1927年又前往天津的博愛醫院奉職,1929年歸台後落腳高雄,成立友松外科醫院,是皮膚科、梅毒科、淋毒科的專門醫院。除了醫療事業外,駱榮金亦獲選高雄市會議員,更是サカヱ商事株式會社社長、民報商事社取締役、新高建築信用組合理事,以及興業信用組合(今高雄三信)理事,遂成為鹽埕重要的地方仕紳,是為鹽埕五虎之一。

友松醫院原先是設立在鹽埕町通(今七賢三路)上,1936年選在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興建醫院新廈,1937年完工後成為街區中耀眼的地標。RC加強磚造的雄偉新式建築,運用了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之語彙,階狀退縮的量體、大門上及窗框周遭的幾何立體的裝飾,皆有此特徵;另外大量的水平元素(雨庇、陽台、女兒牆)、圓弧處理的轉角,以及些許流線的造型,更帶有點現代藝術風格(Art Moderne)的視覺感,可說是當時候地方上造型最摩登的民間建築,暖色調的洗石子外牆很是可愛。正面兩側還裝飾有疑似基督教聖徒的西方宗教圖樣,連接塔樓的女兒牆上還設有格柵狀的盲窗,都是這棟建築的特殊之處。

而內部一樓主要為看診與醫務使用,昔日隔間皆維持良好;二樓是住宅起居空間,除了有台灣人宅邸常見的神明廳,還有有和式與洋式的臥房,融合了多種文化風格;最上層塔樓景觀良好,適合眺望,推測可能是昔日的招待親友的會客空間。

戰後友松醫院改名做「民安醫院」,當地人常稱駱外科,駱榮金同時擔任高雄市建築信用合作社(後改名為高雄四信)的理事主席外,也曾參選過高雄市參議員,但由同票數的李炳森抽籤後出線,在高雄爆發二二八事件時期,由於收容大量逃難人的青年團位在友松醫院附近,駱榮金當時也遭到波及,被士兵用槍托打傷,僅肋骨骨折,所幸沒有進一步死傷,由於當時有參議員罹難,故在事件後由駱榮金遞補了參議員職位。民安醫院(民安皮膚診所)至1955年左右,由其女婿接手繼續經營,但歇業後荒廢至今已約二十年,已經由後代轉賣出去予財團。

戰後改名為民安醫院時所刊登的廣告

友松醫院的位置,也可以稍微看出日本時代鹽埕的產業區域,由於是「花柳病專門」,附近的「客源」十分重要。位於榮町的高雄遊廓,為貸座敷設立的指定區域,是當時著名的風化區,範圍大約是包含華王飯店至光榮國小、鹽埕國中周遭一帶的育仁里,戰後由於已無指定區域規定,風化區的逐漸消失,但在大智市場拆除後,遊廓最後的紋理就被抹去在這座城市地圖上。沿著今日的新樂街,遊廓距離醫院也才300公尺,是鹽埕曾經有風化區指定地的最後見證。

友松醫院與高雄遊廓的相對位置

風格、造型多元的街角建築,是哈瑪星與鹽埕這兩個老城區的重要特徵,也是不少遊人對地方的印象,從日本時代到戰後,是城市建築發展的縮影。同樣位在鹽埕區、同樣是轉角街屋建築,也同樣曾是醫院使用的「帖佐醫院」,在去年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保護,該醫院位在堀江町,是由日人帖佐直喜所開設,空間格局以及使用機能,與台人駱榮金的友松醫院有所不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文化脈絡下,所影響醫療與起居混合使用的建築樣態。

已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帖佐醫院

分別為鹽埕最後一棟由日人與台人開設的醫院建築,在帖佐醫院已獲保留後,是否能許友松醫院一個未來?希望產權人可以與公部門一起嘗試努力,讓這土地上交織過的台日文化,各自留下時代的見證,在鹽埕的街角持續耀眼好幾個世代。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當中國人有夠衰」(林迦,1947)

前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瓊瑤先生
(圖片來源:高雄三信歷史文物館藏)

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的靈魂人物林瓊瑤,出生於1914年,先後畢業於名古屋中學及早稻田大學,學成後返臺,1937年以24歲的年輕之姿,當選了高雄興業信用組合(第三信用合作社前身)常務理事,戰後更繼續擔任第三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並當選高雄市參議會議員,為高雄第一代在地政治菁英之一。

1947年3月6日上午,高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召集各界代表開會,其中一輛巴士載著參議員前往市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開會,王石定先生及邱道得先生上車後,繼續前往同為參議員的好友林瓊瑤先生住處(今林迦故居),準備一同接送至市政府。不巧林瓊瑤發高燒,雖然其妻不讓行,但他堅持出席,在換裝當中,兩位好友一聽他發燒,不好意思強邀就先行離開,林瓊瑤還為此事十分惆悵。

當天委員會派七位代表上壽山高雄要塞表達和平訴求,其餘人員於市府禮堂等待結果,但談判破裂,中午過後彭孟緝派遣軍隊下山,開始進行軍事鎮壓,兵分三路奪取高雄市政府、高雄火車站與高雄第一中學,軍隊下山後沿路掃射行人並入屋劫掠商家。與林瓊瑤同為早稻田大學校友的王石定,因逃避不及而慘遭射殺身亡。

鹽埕區長林迦為林瓊瑤之父,是高雄重要的地方頭人,其辛苦所建立的大宅院,在軍隊掃射時,保護了林瓊瑤在內的所有林氏族人,但僅安然度過了一夜。因為一位名叫陳雲的外省人,污衊林瓊瑤曾說反動政府的話,隔天憲兵隊就來敲門要捉人,當時林迦認為自己兒子沒犯罪,何必躲躲藏藏,且與彭孟緝有數面之緣,心想透過翻譯說明解釋一下,應是無大礙。

誰料一見之下,林瓊瑤即被彭孟緝下令關起來,著急的林迦六神無主,一直四處託人說情,落得身心俱疲,最後無計可施,拿黃金去贖人出來,幸好林瓊瑤只被關了一個月,花錢消災得以重見光明,此事件後林迦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當中國人有夠衰」,道盡了那一段惶恐的經歷。

而高雄二二八事件落幕後,這對備受折磨的父子倆,竟還要和其他幾位可能也受時局所迫的人士,在報紙上一起刊出「鳴謝彭司令戡平叛亂保護良民」的聲明(如下圖剪報),現今看來仍舊令人感到諷刺至極。

林瓊瑤雖然對政治冷感很長一段時間,但後來又為情勢所逼,不得不加入國民黨,出任第一屆市議員,並被徵召競選國大代表,以最高票當選,像顆棋子般任由擺佈。然而國民黨檔案裡有關林瓊瑤的記載都註解著「有臺獨傾向的人」,可見在國民黨專制極權統治下,身為臺灣人的無奈。

1947年4月13日《臺灣新生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藏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七十年前,哈瑪星一顆殞落的新星

王石定遺照與王家宅邸

打狗早期發展和漁業息息相關,最早形成小漁村的旗津島,日本時代曾設有專門之魚市場,高雄漁業大王—王沃即是在此發跡,從事鮮魚批發,兼營帆船漁業,後來擁有機動漁船,逐漸擴大漁業經營。隨著築港計畫進行下,對岸的新填築地及船渠相繼完成,新魚市場設立在哈瑪星,王沃亦遷居至此,其成立的丸山商號遂成為最大鮮魚販售盤商,旗下眾多的漁船數量及廣大的魚塭面積,讓他被譽為是南部水產界第一人,擔任高雄魚市株式會社取締役、高雄漁船組合長、高雄州水產會議員等職。

因事業成功,1937年王沃在哈瑪星建起一座大宅邸,由三層樓前棟及兩層樓後棟組成的建築裡,除了家族生活、商店辦公使用外,甚至還有提供受雇船長、船員的宿舍空間。但可觀的規模在二戰時引來美軍轟炸,把三樓部分炸毀,剩下現今兩層樓的樣貌。

王沃之長子王石定,優秀的他從高雄中學校畢業後,前往日本就讀早稻田大學商學部,返台克紹箕裘並發揮長才,陸續擔任許多水產界要職。戰後,王石定除了原有水產事業的經營外,更獲選第一屆高雄市參議員,為廣大漁民謀福利,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共事務,深得人緣,是當時高雄市政商重心人物之一。

但這顆亟可能成為後來民選市長的耀眼新星,卻於三十五歲時英年早逝。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為阻止軍隊任意屠殺市民,3月6日王石定與其他參議員及市民代表,集會於高雄市政府禮堂討論時局,然而在開會時,遭要塞司令彭孟緝所屬部隊闖入開槍掃射,與會人士近六十人,因逃難不及而慘死。王石定的遺體被發現時,身上總共有十二個傷孔,包括彈孔和刺刀孔,佩戴的戒指、手錶等都被剝得精光,經過一番波折後,方得以入土安葬。

然而二二八事件期間,王家宅邸由於規模龐大,附近無論台灣人或外省人,都緊急逃難至此,王家遺族好心收留,住家幾乎成為大型避難所。但眾人曾差點遭到軍人射殺,因為有部分一同避難的外省人挺身出面說明,才免除另一場血腥屠殺。

二二八事件至今已滿七十年,在高雄的軍事鎮壓事件中,王石定先生雖不幸罹難,但他家族的宅邸卻保護了許多無辜民眾,經過七十個寒暑的輪替,至今仍佇立在哈瑪星街頭,紀念這顆殞落的新星。

至今仍屹立哈瑪星街頭的王家宅邸
(本篇原文曾獲「2016高雄小故事」優選)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啥,育樂街可以看電影?

台南青年館戲院舊貌
(圖片來源:《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2000年)

※ 前記:今日路過育樂街,發現青年館已被全數拆除,預計改為停車場,僅以此舊文記念這座老戲院。

自西元1895年法國盧米埃兄弟發明第一部無聲電影至今,看電影早已演變成現代人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約三五好友共同觀賞新上映的片子,更是許多年輕學子們的娛樂消遣。現在成大學生看電影都要特地跑到威秀、新光、國賓等影城,但大家應該都難以想像,以前要看電影在育樂街就看得到了!

全美戲院應該是台南最耳熟能詳的老戲院,然而在成大光口對面也有著一座曾經輝煌過的老戲院,位在育樂街上的成大里活動中心,前身是興建於1950年代的「青年館」戲院,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本部,一樓是辦公空間,二樓以上是約500人的集會堂電影院,是四、五十年前府城重要的電影院之一,據說以前分布在全台各地的救國團團部,只有台南市是附設有觀影空間的。

這棟建築的設計者為成大建築系金長銘教授,簡潔有力的外觀,是台南戰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入口位於育樂街,當時大學路還尚未開闢,在那個年代是許多成大學生、高中生休閒娛樂的熱門地點,更是情侶約會的聖地,與附近的漫畫出租店以及撞球店形成一個很重要的娛樂消費地帶,在青年館看電影更是許多成大老校友的共同學生回憶。

當時成大附近除了青年館戲院,校園裡也曾經有一座「成功堂」,原址在成功校區的計算機與網路中心,於西元1952年落成,是成大在戰後興建的第一棟大型集會空間,校園內大型集會活動,如畢業典禮、謝師宴、校慶、社團演出等活動都在此地舉辦,在中正堂落成以前,是全校最大的室內集會空間。以前在每週六憑學生證看電影不用錢,據說在外租屋的學生還會帶著鄰居的小朋友憑證免費觀影,常常可見兩三個小朋友尾隨著學生進場,爾後成功堂拆除後,電影放映曾經轉到成功廳延續一陣子,但如今已不復見。

青年館戲院曾有段放映二輪片的日子,但大約到1980年代後就不經營電影放映,後來被改為成大里活動中心,除了原本育樂街入口的大樓梯被拆除外,其餘外觀無太大更動,內部的挑高空間依稀可以回想當年電影院的規模,現在一樓還可以看到疑似以前電影院出入口的燈箱,但建築本體在年代的推進下,外觀已不復往日的氣派,下次路過育樂街,不妨仔細看看這座曾在成大學區叱吒一時的老戲院。


(原文刊載於成大學生月刊《GoWild》2013年4月號,老照片出自《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

《GoWild》2013年4月號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寶島歌后在高雄的演唱足跡

寶島歌后紀露霞在本週末即將來高雄登台演唱,距離她首次來高雄演出,已近一甲子,趁著南下排練的空擋,昨日陪同紀老師造訪她當初來高雄曾經演出的地點,敝人感到無比榮幸能協助紀老師找出當時的地點。

紀老師1958年首次在高雄演出的地點為四維廳音樂茶室,位置在大港埔圓環旁的中山橫路上,當時在這裡演唱了七天。四維廳為當時高雄十分著名的歌場,1954年開幕,由一位退將所經營,樓高一層的木造建築,除了演唱空間外,內部還有撞球間,幾乎每晚都有演出,熱鬧非凡。四維廳大約於1960年代末期拆除,現址已改建為大樓。

1954年高雄四維廳音樂茶室開幕廣告

1960年7月再次來到高雄,在市立體育館參加南光雜誌社舉辦「納涼歌舞欣賞晚會」之演唱。市立體育館位於現今的中央公園,初完工於1959年,是高雄首座大型室內體育館,也為台灣最早的巨蛋體育館,可以說早在五十多年紀老師就已經「攻蛋」了!紀老師也回憶當時十分意外高雄有如此大規模的演唱地點。市立體育館後於2000年左右拆除,原址在公園內的戶外表演台周遭。

1960年紀露霞於高雄市立體育館演出之情景
(圖片來源:紀露霞提供)

同年9月,紀老師受邀到高雄夜花園演唱。夜花園為陸軍服務社後方花園整理成的露天歌場,位於鹽埕大圓環旁,1959年開設,由四維廳老闆承攬業務,是當時高雄很重要的歌場之一。庭院花草扶疏,四周霓虹閃亮,阿兵哥們就坐在一張張的圓桌旁,聽得如癡如醉。但夜花園隨著立體停車場的興建而消失,原有的陸軍服務社也已拆除。

在這次探訪的過程,在路上也為紀老師介紹幾個行車經過的昔日高雄娛樂設施,意外讓紀老師回想起她還曾經到金都樂府及今日歌劇院演唱,但詳細情形的記憶有點模糊,期待還有機會再向紀老師詢問更多關於這兩處地點的演唱經驗。

另外,紀老師也提及當時南下演唱期間,其實不太往外跑,但曾經與各社記者一同遊覽大貝湖及蓮池潭,演唱完也就回到台北繼續唱歌工作,不太停留玩樂。

寶島歌后紀露霞造訪高雄四維廳舊址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河港的頭前(thâu-tsîng)和後壁(āu-piah)

愛河,是高雄十分重要的一條藍帶,原本的天然河道在時代的變遷下,逐漸修築河堤,成為都市裡迷人的水岸空間。自古以來,愛河曾有過許多不同的稱號,除了近代大家較為熟悉的打狗川、高雄川、前金江及仁愛河外,在更早期,是由各村落將能撐渡的河段命名為「港」。

清代的愛河,因有舟楫往來便利,漢人沿河川發展出許多聚落,像凹子底、龍水庄、三塊厝街、大港庄等,所以有船仔頭港、龍水港、三塊厝港等河段名稱。而當時注入古潟湖的出海口,是個三角洲的沖積平原,愛河的水流在此分成兩個河道,東側靠前金庄稱為「前金港」,西側則稱為「鹽埕港」,它們分別另外有「頭前港(Thâu-tsîng-káng)」及「後壁港(Āu-piah-káng)」的名稱。河水流經至此,為什麼會有前後之分呢?

1895年愛河下游的古地圖

答案其實就是坐落在三角洲北端的鹽埕庄,清代開始發跡的產業聚落,庄民世代以曬鹽、養魚為生,庄內信仰中心「鹽埕廟(三山國王廟)」與許多合院住宅的座向,都是坐西北、朝東南方。當時三角洲東側的河道,恰好流經鹽埕庄聚落前方,這裡就被叫做頭前港,而相對於前方的河道,與鹽埕埔庄相隔的水域則是後壁港。所以早先愛河下游的河港,有頭前與後壁的區分,是以鹽埕庄的相對位置作為命名。

日治初期,這兩條河段仍維持了運輸功能,但在後來築港計畫的推行下,河口三角洲的地貌逐漸改變,頭前港加以築堤、整治後,成為現今愛河下游的面貌,是三塊厝、田町地區產業設施聯通高雄港區的重要路徑;而後壁港則是被填築、取直,成為一條小水渠,扮演河道分洪的角色,但這條水道在戰後被加蓋,成為今日著名的堀江商場及大溝頂商場。

1922年〈高雄市區改正圖〉中可見後壁港整治後的溝渠位置

由此例可知,老地名的回溯與探討,能發現這城市仍蘊藏著許多小故事,也幫助了我們進一步認識地方古早的風貌,這就是老地名的趣味所在。

(本篇原文曾獲「2015高雄小故事」佳作)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全臺最早的自動交換電話

現今人手一機的年代,加以發達的網路通訊,應該很難想像最早有電話時,是需要接線生以人工方式來進行轉接,想打一通電話,實屬不易。

臺灣的電話是由日本人引入,第一條電話線路架設於1897年,專供軍隊與政府官員使用,三年後才有民用的電話線路,在基隆、臺北、臺中、斗六、臺南五地裝設電話交換機,開放市內電話業務,長途電話網路也陸續建置完成,以臺北電話交換所、臺中郵便局及臺南郵便局為三大集中局,藉由線路相連至各地。當時人工接線的接線生多由女性擔任,還特別有「交換姬」這樣的稱號。

1930年落成的高雄電話交換局廳舍

由於人工交換的電話業務常會出現問題,為了改善電話服務品質,採用自動轉接,1926年日本政府首先在東京銀座的京橋電話局,開啟自動式電話交換業務。三年後該系統引入臺灣,計劃在高雄堀江町二丁目設立新的自動電話交換室,1930年落成的高雄電話交換局廳舍,由遞信部的技手清水史設計,RC加強磚造的建物臨街退縮不設騎樓,轉角以圓弧造型處理,入口位於側邊,不另設車寄,整體簡單俐落,僅在女兒牆及轉角山頭部位有較多裝飾。在完成新的管線鋪設後,1932年2月1日,全臺最早的自動式電話交換業務在高雄開通,使用史特勞傑式自動交換機,初始開放1600個門號,主要為市內的電話服務。

當時為了推廣自動式電話,還到學校與公共建築放映活動寫真,並陳列自動交換機的模型,還有印刷物及繪葉書可以索取。爾後政府當局見高雄自動交換電話的效率甚好,兩年後遞信部才決定在臺北架設自動式電話,1937年新臺北電話交換局於落成啟用,為今日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已被列入市定古蹟。

高雄電話交換局戰後轉為高雄電信局所用,為今日的五福四路與建國四路口,原建築逃過美軍轟炸,還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90年代才被拆除,目前仍為空地。日本舊京橋電話局雖已不存,但早在1975年就設立了「自動電話交換発祥之地」的紀念碑,讓更多人了解當地文明演進的歷程,而臺灣自動交換電話業務之嚆矢,其遺址至今仍空空如也。

◆高雄電話交換局現址

◆自動電話交換発祥之地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彰化老屋與他們的廣告

2017年才過兩週,古城彰化卻在一年之始上演文化浩劫,具有文化歷史價值的建築,在未經完備嚴謹的文化資產審議過程下,一棟接著一棟消失。

這張日本時代繪製鳥瞰彰化市景觀的插畫,上頭有特別標示之地點,多為官方機構、公共建築或風景名勝,乍看之下各個街廓內好像沒太多特殊的標的,但其實這些隱藏在街角巷弄的民間建築,才更是一座老城之精髓所在,庶民的歷史大多未見於官方記載,這些承載記憶的老建築,留給我們後世一個考究探尋故事的機會,體會一種考古的趣味感,走入歷史、了解先人、看見土地。更有甚者,這些精美的建築逸品,是我們借鏡技術、認識空間、激發靈感的重要場域。

彰化老屋與他們的廣告

可惜很多事物,往往在來不及紀錄的狀況下,就消逝在歷史洪流中,消失的楊宗城故居(大新商事株式會社)與杜錫奎故居(綿豐洋行)已是許多彰化人之痛,緩拆的松竹堂(東門街四連棟)、吳蘅秋故居(殼牌石油代理店)及燒酒全故居(楊全酒類賣捌所)等仍生死未卜,希望地方政府能拿出魄力及誠意,中央文化主管機關也能盡力協助,讓這些遺留的老建築,有機會繼續被佇立在老城的街道,許多年後還能出現在未來的彰化鳥瞰圖上,悉心呵護老城至寶,迎向下一個百年。

插畫圖上空白的街廓其實不單調,請給更多的彰化人,有挖掘與填空的機會,別讓老屋的滅亡,成為老城難以消除的傷疤!

除了插畫外,也另外找出了這幾棟老屋在日本時代的廣告,比較可惜的是尚未發現到松竹堂(東門街四連棟)的相關廣告,其中令人驚豔的是大新商事,公司經營的規模頗大,除了在台北及高雄設出張所外,日本神戶市也有一處,工場更分佈在彰化、台中及台南三地呢!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1946年12月31日 高雄大舞台戲院落成開幕

高雄大舞台戲院開幕之廣告

如果今年元旦大舞台戲院還在,就滿七十歲了!

大舞台戲院為高雄戰後第一座大型的娛樂性建築,由澎湖籍建築專家蕭佛助所建,主要延續著日本時代的建築工法及語彙,特別的是中央山形牆之造型,係取材自台灣傳統建築常見的「人字規」,東西方風格交織的外觀,在台灣眾多戲院建築中,獨樹一格。

戲院的經營起初以上演歌仔戲為主,1950年代轉手經營後開始上映電影,1970年由林月姮引入多元經營項目,有書苑、出版社、藝廊、咖啡廳及娛樂場等,結合娛樂與藝文的空間營運,票房賣座曾居全台之冠。

「那個年代看電影談戀愛的,沒去過『大舞台』就一定不會成功。」《港都跨世紀電影史》編著許叁陸先生曾經這麼說,可以想知當時大舞台戲院是年輕人們的約會聖地。

大舞台戲院也影響過一些重要的人物,國寶級畫師陳壽彝也是因為在大舞台戲院有了彩色電影的初體驗,開始改變用色習慣;導演郭南宏早期也在大舞台戲院學習看板繪製,更才在大舞台戲院旁成立征帆美術社,揮灑美術專長。

除了電影放映外,大舞台戲院更曾舉辦美齒小姐選拔、省運拳擊賽及聯合音樂會等,乘載了城市居民許多的共同記憶。走過風光的戲院不敵新式電影院及地區沒落,在1999年結束營業,2011年因為業主破壞建物,而被列入暫定古蹟審查,但仍不敵開發壓力,美麗的戲院建築最終在2013年成為一堆廢土,這城市就這麼少了一處有機會延續歷史故事的場景。


延伸閱讀: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7355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