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歷史上的今天—新高雄驛竣工八十週年

鐵路車站不只是人類文明發達及社會進步的象徵,同時扮演著城市的門戶與地標。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雄車站舊站房,在今天迎來它的八十歲生日,這座耗時五年、花費三百多萬元興建的經典車站建築,究竟是如何一步一腳印地蓋起,讓KUN娓娓道來吧!


1970年代的高雄車站站前
(資料來源: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1930年代的高雄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下,早期形成的港邊市街地帶越顯窘迫,尤其是扮演城市運輸關鍵角色的高雄驛,客運與貨運高度成長,場址空間不敷使用卻已無腹地可供擴充。為因應都市擴張與南進政策的需求,官方於1936年發布趨近於近代綜合規劃概念的「高雄都市計畫」,將貨客分離後的旅客驛新址規劃於大港庄(今三民區港西、港東、長明里一帶),不久後便著手收購車站預定位置的土地,1937年底舉行地鎮祭後開始動工。


1936年〈高雄市區擴張計畫圖〉中新驛與舊驛的位置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鐵道部交通局建築係設計的新驛,由清水組承攬興建工程,原本工期預計三年,卻因為戰時資材吃緊,延長為五年計畫,二百五十萬圓的預算還追加了五十五萬。終於在1941年完工,6 月20日舉行盛大的落成祝賀會,隔天新線試運轉後,車站業務在6月22日正式運行,矗立在平野間的「白堊の殿堂」新高雄驛,就此成為港都的新門戶,而舊驛改稱高雄港驛,則以貨物運輸的業務為主。


1941年6月20日落成的新高雄驛

新高雄驛為日本時代縱貫線最晚興建的大型車站,主結構採用當時先進的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外牆貼附偏白色系的方形磁磚,搭配部分人造假石,平面格局大略成T字型的配置,包含大廳、候車室、貴賓室、食堂、月台等空間,挑空的大廳樓高兩層,上方塔樓開設有採光用的窗戶。相較於臺灣其他車站建築,新高雄驛擁有截然不同的風貌,採用彰顯軍國主義的「帝冠式樣」,以和風傳統屋頂結合洋風屋身的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呈現,延續和洋折衷風格的脈絡。


中央大廳挑高的空間

立面顯眼的寶形造屋頂搭配切妻破風,鋪設綠色系屋瓦,端部有鬼瓦、鴟尾、露盤妝點,其中最特殊的是雀鳥造型鬼飾;破風部位可見精彩的水泥仿木結構,下方簷部還有數組肘木與蟇股抽象化的裝飾,兩側牆面的圓窗鐵件也增添不少「日本趣味」,散發出濃厚東洋氛圍。由於興建年代較晚,站房更加簡潔的屋身儘管帶有現代主義傾向,仍以歷史主義的語彙妝點,像葉薊葉飾線腳、棕梠葉柱頭、馬賽克磁磚拼貼地坪、仿石砌切割線條等,大廳的柱頭上方還混用了肘木元素,則是帝冠樣式建築常見之特徵。

散發出濃厚東洋氛圍的新高雄驛站房


新高雄驛簷部將肘木、蟇股抽象化的裝飾(左)與傳統日式建築木結構(右)之比對

躲過戰爭的轟炸,站前大道名稱從昭和通轉為中山路後,隨著新興城市的發展,高雄車站的旅運量曾躍居全臺第二大,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還在此舉辦通車典禮,顯見這個南部大站的重要性。1990年代末期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拍板定案,原預計拆除舊有站房,但在各界人士呼籲的保存下獲得討論機會,然而當時車站未有文化資產身份,甚至也未先進行相關審議,最終考量經費與工期後,決定遷移保存,創下臺灣最大的文物搬遷記錄。


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在高雄車站月台舉辦通車典禮的情形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不過可惜的是,當時遷移保存欠缺文化資產價值的評估,在著重經濟與技術層面下僅保留中央大廳,而後方精彩的候車室、食堂、貴賓室等空間則被排除。2003年遷移完成後才登錄為歷史建築,同年由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在舊站房內開設高雄願景館,2013年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將其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重新開放。原本新高雄驛東側獨立設置的事務所,在車站舊站房搬遷後,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委身在偌大工區一小角的它很常被忽略,在2012年被拆除殆盡,唯一原址原貌的建築就此消失。


最初遷移規劃為全數保存
(資料來源:《高雄車站既有前站帝冠式建築物保留及遷移工程紀念文集》)


2002年高雄車站搬遷保存的系列活動現場

肩負交通大業的車站,人們在這裏相聚或離別,上演離別傷感故事的月台,更是早期電影常見的題材;而坐在駛入故鄉土地的列車上,一進到大廳那種熟悉的感覺,彷彿早已回到溫暖的家中,車站是我們情感交流的重要場域。今年高雄車站舊站房在中博高架橋拆除完畢後,目前逐步移回舊址偏南的地點,預計作為新站出入口,延續老高雄的玄關意象,期待未來它在市民的照面下,能一同度過港都的下一個八十年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