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謎樣的陳啟川洋樓

KUN的老同學在去年和朋友建立了一個鏡頭社群Amplframe,除了有精彩的攝影作品外,還有一些知識性文章。前幾天有一篇讀者投稿的文章,內容提到他祖父有拍下許多日本時代到戰後初期的影像作品,原文其實只有兩處作者有確認過地點,身為老照片控的我立馬協助其他取景地點的定位及內容的增補,其中最為驚豔的是陳啟川洋樓的舊貌。以往只看過洋樓背面及車寄局部的影像,經由文獻資料比對後,確認是陳啟川所建的洋樓住宅,感到頗有成就,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啟川洋樓的建築始末。

陳啟川洋樓背面影像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藏)

前高雄市長陳啟川為高雄首富陳中和的六子,1899年出生於苓雅寮,13歲時留學日本,就讀慶應義塾大學,從初等部開始念起,大學部時進入經濟學部主修金融經濟。酷愛運動的陳啟川,在當時多次代表應義塾參加日本全國田徑賽,並獲得多面金牌,更是首位參加奧運會預選賽的台灣運動員。22歲返台後,陳啟川投入家族產業,出任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取締役、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取締役、新興製糖株式會社取締役及《臺灣新民報》相談役等職。1932年至1934年間更任高雄市協議會員,首次參與市政事務。

彼時事業有成的陳啟川,在苓雅寮興建了自宅洋樓,位置約略於今日的四維四路、成功一路口。建於1931年的獨棟洋樓,外觀仿自其父陳中和的宅邸(1925年落成),立面拱圈、山頭、車寄等分割比例極為相似,寄棟式的屋頂都設有老虎窗,只是陳啟川洋樓屋頂的大棟平行立面,異於陳中和洋樓的屋頂方向。但兩者相較之下,陳啟川洋樓較為簡潔,柱頭與山頭等部位少了繁文縟節的裝飾,呈現出1930年代住宅建築風格的趨勢。

陳啟川洋樓正面舊貌
陳中和洋樓舊貌
陳中和洋樓今貌

原本看起來可以悠然安居的洋樓建築,卻面臨了一個小插曲,對後續發展有很大的改變。1931年高雄州廳廳舍落成於高雄川東岸的前金,當局為因應高雄的快速發展,決定以新州廳為中心,擴張、改善既定的市區計畫,並修正原有路網。1921年版本的市區計畫中,陳啟川洋樓是位在街廓內,而在1932年的新計畫中卻與道路牴觸,由於沒有立即開闢的急迫性,所以洋樓不至於面臨剛落成就要被拆除的窘境。

1934年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輕銀會社)決定在高雄設置工場,位於苓雅寮南側的戲獅甲地區。不久,因應第二期築港工程完工後激增的地方人口,高雄的都市計畫進行擴張,1936年發佈了〈高雄市區擴張計畫圖〉。同時,為了戲獅甲工業地帶的交通聯結,故開始執行計畫道路開闢,而陳啟川洋樓牴觸的道路是連接女學校到輕銀會社的要津(今成功一路段),建築約在1937年左右拆除,有些可惜。因此陳啟川另擇於前金477番地(五福一路、中山二路口旁)重建新宅邸,但風格與以往閩洋折衷式樣不同,為帶有和洋折衷特徵的別墅住宅。在陳啟川逝世後,1995年曾由高雄寒軒餐飲集團承租進駐整建,由於地點寬敞舒適、幽靜,經營十年來,吸引不少政商名流前往消費,只可惜結束營業後,當時對於文化保存概念的欠缺,老市長的宅邸在2006年就被夷為平地。

1936年〈高雄市都市計畫圖〉中陳啟川洋樓的位置
陳啟川位於五福路、中山路口的故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藏)

從第三張立面的影像,除了可見陳啟川洋樓正面舊貌外,左上角圓圖中為1934年陳啟川與其新購入的Chrysler Airflow合影於洋樓車寄前,Airflow是歷史上首款擁有流線型車身的車型,而陳啟川在Chrysler公司剛生產時即擁有該款車,可說是走在時代的尖端。

3 則留言:

  1. 我曾經在這幫陳建志(現高醫董事長)在此拍結婚照,我哥哥的婚宴也在此辦。

    回覆刪除
  2. 這不是陳啟川洋樓,這是陳中和先生紀念館,而最後搬出的是陳中和六子陳啟峰先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