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讓不讓?近一世紀前的禮讓智慧

昨日台北三井倉庫遷移重建進行上樑儀式,相信許多文化界人士看了都快吐血,因為異地保存的關係,造成原有的半圓形山頭無法復原,像標本一般被切下來展示,就算移置重建仍仿原貌,也會是個虛假的外觀,令人哭笑不得,也凸顯了磚造古建築遷移的風險。

戰後台灣文化資產的保存歷程中,有許多迫於開發或建設而遷移的保存案例,早期有台北林安泰古厝、宜蘭二結王公廟、台南新化街役場等,儘管看似成功的案例,其實仍隱藏了一些問題,地方的場域精神與真實性的意義皆已蕩然無存。到近年還面臨迫遷的還有原台南市魚市場、萬華楊家古厝與古井、漢本遺址等,這麼多年過去了,台灣人有增長了多少智慧?

最諷刺的莫過於身為世界歷史都市聯盟一員的台南,居然要為了都市更新計畫而迫使重要的魚市場建築遷移。究竟在開發與保存的二元選擇下,老建築只有犧牲的一途嗎?依我們新時代的智慧,不是應該能有更妥善的處理方式,達到兩全其美的境界嗎?

幾年前不少人拿台南祀典武廟前的道路轉彎,來提醒大家前人保存歷史資產的做法。但在前年,KUN發現其實該說法不盡正確,就讓我來說說詳細的發展吧!

1925年日本人將執行臺町線(今民族路二段於忠義路二段至西門路二段區之區間)道路開闢工程之時,由於該計畫道路將穿越祀典武廟的後殿,完整的殿宇格局將遭到破壞,備具爭議性。當時外號「東洋古代美術權威」的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前來調查,確認武廟為有歷史價值的記念營造物,故當局大幅調動西門綠園(今西門圓環)以東的臺町線及其延伸路段,新計畫中的道路整條向北偏移,正巧也與整治計畫中的德慶溪路徑疊合(今台南護專前)。但這項變動使得原本為十字正交的西門綠園,東西兩側的路段錯開,形成今天所見的樣態,從圖中可以看到明顯的不同。

台灣計畫道路變動保存歷史資產的重要案例

而多數人以為的武廟前路段,其實在1911年的發布的市區改正計畫中,廟前其實並無計畫道路通過,故並不會穿過整座廟宇。後來1929年再次發布的計畫中,才見廟前(關帝廟街)與廟旁的計畫道路,是要拓寬原來的側邊巷道,並不會傷到武廟本身。而這段緊鄰廟旁的道路,在1934年爭取到經費才開闢完成,所以並非因為栗山俊一的關係才產生了這樣的路型,但他認定武廟的紀念性價值後,令當局十分須謹慎處理周遭相關的計畫。

近一世紀前,一個外來的政權會懂得保護、尊重地方的歷史,那好幾年後的我們呢?計畫該善待歷史,還是歷史要捲舖蓋走人?

所以還是想再次呼籲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地方期待有延續歷史的古都,不要讓史蹟都作古的台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