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聲報》報社舊址為日本時代的南報商事社 |
然而,時常打照面的老屋,卻鮮少有人認識它有趣且不凡的身世。七十三年前,臺北爆發二二八事件,衝突逐漸向南蔓延至高雄,當時多家報社都因動亂而停刊,《國聲報》卻於事件期間發出號外,而遭到短暫封閉後改組,該報社所在地正是鼓山一路上的這棟老屋。
《國聲報》為1946年由高雄市長連謀創立的民營報刊,接收日產南報商事社的營業所及廠房設備進行營運,隔年由王天賞接任社長兼發行人,業務蒸蒸日上,發行份數在高雄佔各報之首,王天賞因此也擔任了高雄市記者公會的創會理事長。1947年2月間《國聲報》董事會召開,王天賞遭到解職,改派陳啟川及王石定任社長與副社長,不久後二二八事件爆發,王天賞卻因號外的發行而被無端牽連,下獄兩個月多才釋放。
1947年3月5日《國聲報》發行的號外內容 (資料來源:http://thepoj.com/taigu.asp) |
二二八事件後,高雄要塞司令部接收《國聲報》,改派彭勃主持發行,不久因其創辦《臺北晚報》而有意放棄原本業務,最終《國聲報》停刊後撥交與《臺灣新生報》,1949年在此成立高雄分社,發行「南部版」日報,高雄川變成「愛河」的烏龍報導事件,即是誕生於此。1955年《臺灣新生報》高雄分社遷移至中正四路的新廈(今高雄地檢署第二辦公室),該建築仍為報社所用,爾後才又有貿易商行及牙醫診所等業者先後進駐。
因為《臺灣新生報》高雄分社記者烏龍報導而成名的「愛河」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話說回來,不管是《國聲報》還是《臺灣新生報》的使用空間,其實除了鼓山一路38號的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老屋外,還包含南側36號的磚木混構老屋,但雨淋板外牆與鋪瓦四坡頂都已被鐵皮覆蓋,只能從側面凸窗看出端倪。根據文獻資料推測,兩棟老屋約興建於1930年代,皆為1933年成立的南報商事社所有,是日本時代印刷多種重要書籍的商家,還販售文房具、和洋紙、謄寫版等商品,負責人為山內留吉,曾任高雄印刷文具紙組合之組合長。昔日38號可能為南報商事社的營業辦公空間,36號則是印刷排版處,另外該社在高雄銀座內也設有賣店,可見經營的規模不小。
鼓山一路38號(左)與36號(右)昔日皆為南報商事社所有 |
南報商事社的廣告 |
南報商事社曾設有賣店的高雄銀座現貌 |
從1930年代到現今,兩棟老屋屹立將近九十個年頭,它們的存在使後世還有機會閱讀到日本時代的書籍與刊物,讓人民知道二二八事件期間發生的情形,還意外造就以愛為名的浪漫河流,一直默默地在街頭盛載著記憶,訴說那些歷史現場中的城市故事。
人車往來頻繁的鼓山一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