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冷泉加熱成溫泉?

這幾天高雄市政府觀光局長針對壽山腳下冷泉加熱變溫泉的說法,掀起在網路一陣熱烈的討論。事實上在日本時代,山腳下的確曾有將冷泉加熱設置溫泉場的記錄,但觀光局長所提到的內容其實有滿大的錯誤。

首先,龍目井的湧泉其實是清代的鳳山八景之一「龍巖冽泉」,並非屬於日本時代,而此處的湧泉水系是百多年前內惟庄與龍目井庄聚落發展的重要民生水源,更用於灌溉、養殖。日本時代還吸引了其他產業,像高雄牧場(高大乳業創辦人陳行貶年輕時擔任工職處)及永豐蔗板製紙場,二戰期間更成為供應日本海軍的重要水源,送至海軍官舍(今自強新村)、壽山彈藥庫、桃子園碼頭等。

其次,將冷泉加熱成溫泉的地點並非龍目井,而是南側不遠處的「硫磺泉」,清代已有文獻記載此泉。這裡的硫磺泉與大屯山硫磺溫泉(硫酸鹽泉)成因不同,是壽山岩層中豐富的珊瑚、藻類、貝殼等沈積物,在細菌經無氧作用後產生硫化氫成分,混合地下水湧出,是硫化湧泉(Sulphur Spring)的一種。

壽山山腳的硫磺泉

硫磺泉在日本時代的探勘與檢驗後,看上其發展潛力,在1922年由高雄州政府開發成溫泉浴場,將冷泉加熱而成,並設有休憩空間。爾後再由山陽堂接手經營,不僅有溫泉浴場,亦有旅館、料理屋的營運,還有自動車自市區接送,遂成為高雄郊區風光明媚的名勝之一。

日本時代高雄溫泉的廣告

戰後已不見高雄溫泉浴場之經營,現址位於石頭公北側「小橋流水人家」住宅一帶,而溫泉浴場舊址旁的溝渠,原有的老古石護岸已水泥化,在豐雨期仍會由駁坎及溝底裂縫湧出泉水,溝底常可見白色水泉花,還能聞到明顯的硫磺氣味。不過硫磺泉和龍目井一樣,因為早期礦區的開採,以及周邊環境過度水泥化的緣故,出泉量都不如以往豐沛,而龍目井前匯聚的龍巖池,原本生態豐富,更為鱸鰻之棲地,在十年前的工程鋪設卵石,為了方便民眾親水,導致原生動植物消失無蹤。

昔日高雄溫泉浴場旁的溝渠現貌

觀光局長有提到現在冬季出泉量少的事實,但解決之道並不是只有進一步的探勘。若高雄市政府有意發展湧泉水系的觀光,現階段最重要的是進行周邊環境復育、增加滲水面積、減少大型開發,才可能確保壽山山腳下湧泉在四季的水量,更須朝與自然生態共生共存的方向規劃,而非一昧想引來短時間的一窩蜂人潮,這才是壽山湧泉永續發展之道。

3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你好,我分享了你這篇文章到FB,一時忘記就先斬後奏了,如果介意的話請告知,我會馬上刪掉,也謝謝你讓我更了解故鄉的老故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