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歷史上的今天—高雄診療所開設九十週年


1931年8月20日高雄診療所開所式合影

臺灣的醫療衛生體系在日本時代奠定重要基礎,在眾多官立、私立醫院之外,還有在醫療社會化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診療所」,照顧更多基層民眾的健康生活,可惜往往受到忽略。高雄的五福四路底就有這麼一處診療所,在九十年前的今天正式開設,舊有建築的遺構更被妥善維護著呢!

最早針對弱勢者進行醫療救護的單位,有成立於1899年的臺北仁濟院與臺南慈惠院,負責施療、實費診療、巡迴診療等業務。時至大正民主時期,對於社會事業的建立愈趨重視,臺北仁濟院、嘉義慈惠院與臺南慈惠院都在1920年代初另成立有實費診療所。

當時各地醫院的醫藥價格並未統一,皆為自行訂定,高昂的費用非基層民眾能負擔,故出現收取實際醫藥費用的「實費診療」,讓醫療合理化。此外,還有因就診者狀況不同,而提供輕費診療或無料診療的選項。


佛教慈愛院於1932年落成的新院舍

在築港工程下突飛猛進的高雄,眾多的勞工及漁民幾乎都是收入較低者,一旦身染重疾,就很難負擔得起醫院的看診費用,儘管已有高雄慈惠院與佛教慈愛院,仍稍嫌不足。為保障這些勞動者的健康,1931年由愛國婦人會高雄州部請願、赤十字社高雄州部協力,在壽山山腳開設實費診療所並共同經營,8月20舉行開所式,隔天正式看診。

高雄診療所簡潔的建築外觀

位於山下町一丁目的高雄診療所,其實是利用高雄州簡易食堂的建築加以修建而來,僅將木造外廊易為磚造承重牆,仍保留主體結構與寄棟造鋪瓦屋頂,簡潔的外觀並無過多裝飾。1921年初創立的簡易食堂也是其中一處社會設施,擇於高雄州廳旁興建,在物價上揚的情況下,仍可供應大眾低廉且衛生的膳食。

高雄簡易食堂舊貌

後來臺灣各地診療所設置數量漸增,官方於1934年訂定《診療所取締規則》,明確定義診療所是為公眾或特定多數人執行醫療業務的場所,但與醫院稍有不同,不具備收容大量病患的設施,概念近似於現今的診所。相較之下,開設診療所的門檻較低,故後期私人經營的診療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進一步促進臺灣醫療的普及。

1938年竹田宮昌子妃參訪高雄診療所之情形

1937年支那事變後,高雄診療所也成為高雄州軍事援護事業的其中一環,提供出征軍人的遺家族免費診療與助產服務。到了戰後,由於附近的寶船寺於1956年開設高雄婦女習藝所,故高雄診療所空間被長期充作所長宿舍。歷經整建後,高雄診療所仍大致保留空間規模、側面開窗以及洋式屋架,鄰巷道處的增建空間為戰後所添加,而主入口改設之水泥花磚則具有1960年代流行的風格。

2017年整修後的高雄整療所外觀

從簡易食堂開始算起,這棟在今年滿一百歲老建築,曾於2017年整修後由光悅茶屋營運,目前則改為有你真好湘菜沙龍的高雄鼓山店。不過之前因為缺乏考據,故一直誤傳這棟房舍是三菱商事會社所有,這次剛好以週年紀念為題,重新交代清楚它的豐富身世。

高雄診療所整修後仍保存大部分原本的建築特徵

身為臺灣少數留存由公共團體設置的診療所建築,高雄診療所默默守護港都一世紀,不僅見證日本時代逐漸完備的衛生醫療體系,同時也是訴說近代社會福利制度建立過程的絕佳歷史場域,下次造訪壽山山腳時,不妨好好欣賞一下這座充滿故事的百年老屋。

如果想知道更多日本時代診療所的脈絡,可以參考《薰風》第14期敝人拙文〈社會醫療前線——實費診療所〉喔!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屏東武德殿小史

「心身鍛鍊倍精神,尚武經文士氣伸。際此列強爭霸日,堪誇勇絕大和民。」

——黃亨吉,〈觀武術有感〉,1933年

1931年屏東武德殿舉行落成式的影像

昨天臺灣在東京奧運拿下第一面的獎牌,是由楊勇緯在柔道項目上奪銀,創下臺灣的柔道歷史,也逐漸掀起一股風潮。

臺灣柔道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自一世紀多以前,在日本的統治下隨著警政系統引進,1900年大日本武德會設置臺北、臺中、臺南三處獨立作業的委員部為濫觴,直至現今,警察機關都還深受柔道文化之影響。

楊勇緯的老家屏東,1908年在屏東公園附近的會館(公會堂)旁就建有武德殿,在1928年因建物老舊且腐朽而有改建計畫,後來擇定於圖書館(今太平洋百貨)前興建,1930年動工,隔年正式落成,距今已有90年歷史。


2019年整修完成的屏東武德殿

屏東武德殿(演武場)隸屬於大日本武德會高雄州支部屏東分會,是由任職於高雄州土木課土木技手的小森鐵四郎設計,磚造結構的建築表現出和洋折衷風格,融合洋風的門廊柱身、雨庇托座、平衡錘窗,以及和風的唐破風屋頂,簡潔屋身則顯示1930年代的設計趨勢。


洋風的雨庇托座造型

然而,武德殿寄棟造的四坡頂,原先的設計是鋪設菱形石板瓦,在日本時代後期易為日式黑瓦,改變外觀最顯眼的洋風特徵。


日本時代後期易為黑瓦的屏東武德殿
(資料來源:高雄州市立屏東實踐商業學校畢業紀念冊)

戰後屏東武德殿被接收作為集會場所的中山堂之用,1951年改由軍人之友社進駐,曾將門廊改建,200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15年再由縣政府收回,歷經調查研究與整修工程後,2019年修復完成再利用為藝文空間。


戰後中山堂時期的影像
(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軍人之友社屏東縣軍人服務站時期的屏東武德殿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不過可惜的是,復原後門廊的唐破風屋頂,其破風板、鬼板、猪目懸魚新作的形式和原貌相去甚遠,且柱礎的做法也不同,根據KUN的仔細推敲,以前唐破風屋頂極有可能是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但修復設計過程上沒有多做考究,實屬美中不足。


新舊門廊的唐破風屋頂比較

臺灣各地還保留不少精彩的武德殿建築,訴說著日本武道文化對於島上歷史的深遠影響,KUN在《薰風》Vol.16撰有〈大和精神的鍛鍊場域—臺灣的武德殿〉一文,對於武德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瞧瞧喔!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世界館體系的巔峰——臺北大世界館

由於國內疫情的關係,現在只要餐飲娛樂場所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就會引起熱烈的討論,大家都很擔心習慣消費的場所消失。昨天傳出臺北西門町的星聚點疑似歇業,這間熱門的KTV位於「新世界大樓」中,曾是見證電影娛樂天國盛況的「大世界館」舊址,幾年前也牽扯入黨產的糾葛中。

大世界館外觀
(影像來源:黃彥傑提供)

在日本時代稱霸臺島映畫界的世界館體系,是怎麼形成的呢?

這要從市區改正推行下,臺北府城城牆逐漸消失說起,從城內通往艋舺要津的西門最先被拆除,新劃道路與街區串接起城內、外,更加速了西門外地區的興盛。

1913年新起橫街的寄席芳乃亭(芳野亭)另建活動常設館,舊館則售予服部清後成為新高館,1916年新高館再由岩橋利三郎改為世界館經營。1918年岩橋利三郎邀請其弟古矢正三郎來臺,一同經營電影事業,為了提高競爭力,1921年在橢圓公園前開設規模宏偉的新世界館,原世界館則改成第二世界館,兩者皆為固定放映電影的活動常設館。

橢圓公園前的新世界館
(影像來源:廖明睿提供)

岩橋利三郎在1925年逝世後,古矢正三郎承接的經營權,在西門町地區是芳乃、世界兩館鼎立的局面中,開始強力拓展世界館的規模,1926年買下大稻埕的臺灣キネマ館(奇麗馬館),改裝成第三世界館開業,隔年南門外的龍口亭也加盟成為第四世界館。接著古矢分買下臺南田町與基隆天神町的土地,興建活動常設館,分別成為臺南世界館(1931)與基隆世界館(1932)。

撐起臺灣映畫界霸主之名的世界館體系

不過日漸壯大的世界館事業,卻在1934年迎來古矢正三郎逝世的噩耗,享年52歲。儘管消息令人悲傷,其夫人古矢せん仍勇敢擔起世界館的館主之職,繼承丈夫遺志堅守事業,並在1935年興建起規模宏大的大世界館。

古矢正三郎

在當時一般大眾的印象裡,有能力在事業營運開創出一片天地的通常為男性,但在臺北戲院界中,繼芳乃亭主人永戸トモ後,古矢せん更撐起臺灣映畫界霸主之名,這兩位不讓鬚眉的傳奇女子,時人皆稱「女丈夫」。

「女丈夫」古矢せん

大世界館的建築由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設計,可能出自當時任職該會社的鈴置良一之手,亮白的外觀帶有新潮的現代主義風格,一側高起的塔樓搭配圓窗開口,彷彿是艘駛向事業高峰的船艦,成為映畫街的嶄新地標。

鋼筋混凝土造的大世界館,有地下一層與地上三層,內部觀影空間規模宏大,底層可容納1400名觀眾,中層與頂層看臺則共有740個座位,昔日近2000多人在同一個影廳內看電影的感受,現代應該很難體會得到。

臺北南署轄區內數家映畫館於1942因應戰時成立了「臺北合同興行會社」,圖中為當時的幾間直營興行場。

戰後西門町有不少日資戲院被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由中影公司營運,大世界館直接改為大世界戲院,仍是十分受到歡迎的電影院。但多廳化時代來臨後,大世界戲院的經營遇到瓶頸,1990年代初開始有拆除重建的消息出現,1997年國民黨進行標售,以14億賣出,由中投公司購得,故如今仍是黨產,這樣右手賣左手的情形甚是常見。

1997年《聯合報》報導大世界戲院歇業之剪報

最終,這座西門町最後的日本時代老戲院建築,帶著62年的影史,在1998年化為塵土。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歷史上的今天—新高雄驛竣工八十週年

鐵路車站不只是人類文明發達及社會進步的象徵,同時扮演著城市的門戶與地標。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雄車站舊站房,在今天迎來它的八十歲生日,這座耗時五年、花費三百多萬元興建的經典車站建築,究竟是如何一步一腳印地蓋起,讓KUN娓娓道來吧!


1970年代的高雄車站站前
(資料來源: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1930年代的高雄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下,早期形成的港邊市街地帶越顯窘迫,尤其是扮演城市運輸關鍵角色的高雄驛,客運與貨運高度成長,場址空間不敷使用卻已無腹地可供擴充。為因應都市擴張與南進政策的需求,官方於1936年發布趨近於近代綜合規劃概念的「高雄都市計畫」,將貨客分離後的旅客驛新址規劃於大港庄(今三民區港西、港東、長明里一帶),不久後便著手收購車站預定位置的土地,1937年底舉行地鎮祭後開始動工。


1936年〈高雄市區擴張計畫圖〉中新驛與舊驛的位置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鐵道部交通局建築係設計的新驛,由清水組承攬興建工程,原本工期預計三年,卻因為戰時資材吃緊,延長為五年計畫,二百五十萬圓的預算還追加了五十五萬。終於在1941年完工,6 月20日舉行盛大的落成祝賀會,隔天新線試運轉後,車站業務在6月22日正式運行,矗立在平野間的「白堊の殿堂」新高雄驛,就此成為港都的新門戶,而舊驛改稱高雄港驛,則以貨物運輸的業務為主。


1941年6月20日落成的新高雄驛

新高雄驛為日本時代縱貫線最晚興建的大型車站,主結構採用當時先進的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外牆貼附偏白色系的方形磁磚,搭配部分人造假石,平面格局大略成T字型的配置,包含大廳、候車室、貴賓室、食堂、月台等空間,挑空的大廳樓高兩層,上方塔樓開設有採光用的窗戶。相較於臺灣其他車站建築,新高雄驛擁有截然不同的風貌,採用彰顯軍國主義的「帝冠式樣」,以和風傳統屋頂結合洋風屋身的日本古典式樣新建築呈現,延續和洋折衷風格的脈絡。


中央大廳挑高的空間

立面顯眼的寶形造屋頂搭配切妻破風,鋪設綠色系屋瓦,端部有鬼瓦、鴟尾、露盤妝點,其中最特殊的是雀鳥造型鬼飾;破風部位可見精彩的水泥仿木結構,下方簷部還有數組肘木與蟇股抽象化的裝飾,兩側牆面的圓窗鐵件也增添不少「日本趣味」,散發出濃厚東洋氛圍。由於興建年代較晚,站房更加簡潔的屋身儘管帶有現代主義傾向,仍以歷史主義的語彙妝點,像葉薊葉飾線腳、棕梠葉柱頭、馬賽克磁磚拼貼地坪、仿石砌切割線條等,大廳的柱頭上方還混用了肘木元素,則是帝冠樣式建築常見之特徵。

散發出濃厚東洋氛圍的新高雄驛站房


新高雄驛簷部將肘木、蟇股抽象化的裝飾(左)與傳統日式建築木結構(右)之比對

躲過戰爭的轟炸,站前大道名稱從昭和通轉為中山路後,隨著新興城市的發展,高雄車站的旅運量曾躍居全臺第二大,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還在此舉辦通車典禮,顯見這個南部大站的重要性。1990年代末期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拍板定案,原預計拆除舊有站房,但在各界人士呼籲的保存下獲得討論機會,然而當時車站未有文化資產身份,甚至也未先進行相關審議,最終考量經費與工期後,決定遷移保存,創下臺灣最大的文物搬遷記錄。


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在高雄車站月台舉辦通車典禮的情形
(資料來源:行政院新聞局)

不過可惜的是,當時遷移保存欠缺文化資產價值的評估,在著重經濟與技術層面下僅保留中央大廳,而後方精彩的候車室、食堂、貴賓室等空間則被排除。2003年遷移完成後才登錄為歷史建築,同年由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在舊站房內開設高雄願景館,2013年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將其改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重新開放。原本新高雄驛東側獨立設置的事務所,在車站舊站房搬遷後,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委身在偌大工區一小角的它很常被忽略,在2012年被拆除殆盡,唯一原址原貌的建築就此消失。


最初遷移規劃為全數保存
(資料來源:《高雄車站既有前站帝冠式建築物保留及遷移工程紀念文集》)


2002年高雄車站搬遷保存的系列活動現場

肩負交通大業的車站,人們在這裏相聚或離別,上演離別傷感故事的月台,更是早期電影常見的題材;而坐在駛入故鄉土地的列車上,一進到大廳那種熟悉的感覺,彷彿早已回到溫暖的家中,車站是我們情感交流的重要場域。今年高雄車站舊站房在中博高架橋拆除完畢後,目前逐步移回舊址偏南的地點,預計作為新站出入口,延續老高雄的玄關意象,期待未來它在市民的照面下,能一同度過港都的下一個八十年歲月。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被遺忘的百年「高雄二小」—鹽埕國小一世紀

悠久的歷史對於老字號學校而言頗為重要,去年高雄命名滿百週年之際,就可見幾所小學也跟著慶祝跨越一世紀的校史,今年還有更多教育單位邁入百週年新頁。

1930年代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前庭景觀
(資料來源:廖明睿
收藏

1920年高雄置州後的隔年,官方開始審視各集中人口區域的教育設施,除了進行公學校的增設,同時還著手中學校的設置申請。

在當時的高雄街範圍內,1921年成立的學校包含高雄第三公學校(今三民國小)、高雄第一公學校中洲分教場(今中洲國小)、高雄第二公學校前鎮分教場,以及高雄第二小學校(今鹽埕國小)。

三民國小在去年算是偷跑直接慶祝百週年,中洲國小在上個月熱烈舉辦活動,但鹽埕國小似乎沒有意識到最近自己已經屆滿百歲。

邁入1920年代的高雄,在港口快速發展的帶動下,人口已有顯著增長,以招收日籍學童為主的高雄尋常高等小學校(今鼓山國小)空間嚴重不足,官方遂於1921年5月增設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暫借高雄第一小學校校舍授課,並擇於堀江町新校址興建校舍。

高雄第二小學校校舍一樓平面圖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高雄第二小學校校舍二樓平面圖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22年高雄二小的新校舍部分完工,部分學生遷入使用,隔年全數搬離第一小學校,不過只完成了興建計畫的其中一翼木造校舍與雨天體操場(體育館),中央磚造的主體建築(講堂、事務室、教具室)是1926年落成,直到1933年才總算達到原先計畫的校園規模。


1926年才落成的高雄第二小學校中央棟建築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32年的影像所見高雄第二小學校的其中一翼校舍尚未興建完成
(資料來源:廖明睿收藏)

1937年高雄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更名為堀江尋常高等小學校,《國民學校令》頒布後又易為堀江國民學校。二戰期間堀江國民學校的校舍遭到嚴重轟炸,戰後市府原欲出售土地,在區長林迦的極力反對下才未變賣。

1946年河濱國民學校第二分校接收堀江國民學校校舍成立,隔年獨立設置為鹽埕國民學校,1952年曾改名鹽埕示範國民學校,1968年改為現今大家熟知的鹽埕國民小學。

1970年鹽埕國小的校庭景觀
(資料來源:Jim Harrison拍攝)

回溯鹽埕國小的百年發展,其設立見證昔日鹽埕南側堀江町與入船町日籍人口集中的歷史,高雄女子技藝學校(今新興高中)亦於此創校,同時有許國雄、彭明敏、林瓊瑤、莊道周、董春成、郭拔山等著名人士為日本時代的臺籍校友。

儘管戰後很長一段時間捨棄「高雄二小到堀江國校」的早期校史,但在日本堀江會以及前校友會長林身振的努力下,為後輩學子重新拼湊出學校昔日的榮景,逐步找回屬於鹽埕國小的深厚底蘊。不過今年卻不見任何關於百年校慶的消息,稍嫌可惜。

這陣子陸續研究幾位日本時代的高雄畫家,其中有一位即是高雄第二尋常小學校的老師,關於他和港都畫壇的有趣演進將會在下個月揭露,可以期待一下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的「名單之後」系列喔!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歷史上的今天—高雄金融第一街的百年見證

1921年3月5日三十四銀行高雄出張所正式開設,這也就是我們現今所熟知「舊三和銀行」的前身,不僅是高雄建立州治的產物之一,百年後仍見證著哈瑪星成為高雄金融重鎮的過往風華。

舊三和銀行前身為1921年設立的三十四銀行高雄出張所

但是你/妳知道嗎?一百年前三十四銀行最初座落的地點,和現在臨海三路上的位置並不相同,所以目前在歷史建築地面上看到「1921」的標示字樣,其實十分容易讓人誤解,就讓KUN娓娓道來這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變遷吧!

臺灣總督府於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變更,原本臺南廳轄下的打狗、楠梓坑、鳳山等支廳,與阿緱廳、澎湖廳合併為高雄州,而原先高雄地區公金(公款)授受的業務由三十四銀行臺南支店負責,設州後決定另外於高雄設立支店辦理。

1921年三十四銀行於高雄設立營業據點的報導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1921年3月5日高雄出張所先行成立,地點設於新濱町一丁目28番地,約略在現今臨海一路28號的位置,是借用既有的店舖建築營業,當時不僅有高雄州金庫,高雄街升格後還可見高雄市金庫設置於此。爾後因金融業務大幅成長,1925年正式升格成為高雄支店。

最初位於新濱町1-28番地的三十四銀行高雄出張所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由於原有空間不足以因應日漸龐雜的業務,三十四銀行取得驛前通(今臨海三路)旁三美路商會的建築產權,將其整修作為高雄支店新址,1927年9月完工後的嶄新外觀,成為新濱町大通上顯眼的地標。1933年三十四銀行、山口銀行和鴻池銀行合併後,改組成株式會社三和銀行,隔年位在高雄的支店亦一併更名。

1928年御大典活動中榮町貸座敷組合團行經三十四銀行支店前之影像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

說到三美路商會,這個來自英國的公司在1910年代初期設立打狗出張所,進行貿易運輸業務的經營,是當時打狗港少數幾個來自外國的商會之一。然而,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後,三美路商會在橫濱的本店受損嚴重,加上三井物產與三菱商事的崛起,在1926年全面撤出日本與臺灣。

三美路商會打狗出張所舊貌
(資料來源:鄭喬維)

最初三美路商會出張所的洋風建築為磚砌承重牆構造,切妻造屋頂的木桁架是和小屋組,入口門廊不設在中央,東側又突出外廊空間,形成不對稱立面樣貌。三十四銀行整修時,保留原有部分主體及格局,並採取對稱的立面設計,包覆三美路商會時期的不對稱空間,外觀利用厚重的仿石基座、列柱來彰顯銀行建築之堅固感,並貼附彼時流行的黃褐色系面磚。

從舊三和銀行立面可以明顯觀察出對稱與不對稱之處

二次大戰後,三和銀行由臺灣銀行接收,由於臺灣銀行支店的建築受戰火波及,故三和銀行的支店空間一度為臺灣銀行高雄辦事處,接著再轉由警察單位進駐使用,包含第四分局及新濱派出所。不過因空間狹隘而不敷使用,兩個單位陸續遷出,登錄為歷史建築後閒置許久,終在2019年完成修復。

新濱派出所時期的影像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這棟歷經不同時期使用的文化資產,承載超過一世紀的港都歲月,若以三十四銀行於1927年進駐此地的時間觀之,這棟建築可說是臺灣現存第二古老的銀行空間。下次造訪時,不妨細細觀察舊三和銀行對稱與不對稱的特徵,應該會暗自佩服先人建築設計有趣的小(ㄓㄤˋ)巧(ㄧㄢˇ)思(ㄈㄚˇ)吧!

舊三和銀行內層結構為1910年代三美路商會時期的原建物

後記:

目前看到舊三和銀行內的挑高空間其實算是臆測修復,負責修復的建築師團隊認為日本時代銀行建築皆有挑高營業廳空間,所以將一半的樓板卸除。但從昔日留存的開口、櫃檯來判斷就知道不太合理,加上後來研究翻找出這棟建築起先不是作為銀行使用,最終產生這樣的文化資產修復結果稍嫌可惜,真實性受到損害。僅管現在的空間有更好的採光,但硬挖出來的部位容易誤導民眾,以為早期就是長這個樣子,希望未來空間內能有更為詳細的說明與介紹。

目前舊三和銀行內臆測修復的挑高空間有損文化資產真實性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高雄漁業現代化的起點——鼓山魚市場

位居山海之間的哈瑪星,不僅是高雄邁向近代城市發展的里程碑,更曾經成為南臺灣的漁業重鎮,儘管產業核心轉移至前鎮,臨水的堤岸邊,還存在著幾處亟待重生的產業遺跡,見證那段輝煌的歲月。

高雄哈瑪星曾是臺灣漁業重鎮

1912年打狗港第一期築港工程完工,市街地西側開闢的運河(今第一船渠),提供更多船隻停泊的空間,官方也在此運河東岸的湊町設立打狗魚市場,將南部水產會社及地方漁夫所捕撈的漁獲集中於此販售,遂取代旗後成為打狗港漁業作業的匯集地。

1912年開闢的哨船頭運河(今第一船渠)影像
(資料來源:廖明睿提供)

1926年魚市場的經營由高雄州水產會接手,並成立代行機關「高雄魚市株式會社」主理業務,管轄湊町的本場及旗後的分場。然而,逐年增加的漁獲量,原有魚市場的設備已不敷使用,1927年開啟第一期漁港工程,包含改善護岸、浚渫水域、築造突堤、鋪設道路、建置陸上設備,並決議將魚市場遷至濱線岸壁西側端部(新濱町),除了有較大的利用敷地,還有濱線鐵道方便貨車進行漁獲裝載。

〈第一期高雄漁港並陸上設備竣功平面圖〉
(資料來源:《高雄漁港とその陸上設備》,1930 年)

魚市場包含事務所、競賣場及附屬設備的規劃設計,由高雄州內務部土木課的森山覺市技手負責,工程承包者為湯川組,1929年落成啟用。結合磚造與鋼筋混凝土造的事務所,一樓為魚市場事務所、漁港事務所、值夜室、管理人室等, 二樓則有會議室、仲買人事務所、參考品陳列室等。其中,二樓會議室曾舉辦多場研習活動,包含技術講習會、水產講習會、船員講習會、漁業座談會等, 象徵魚市場不僅提供硬體設備,更具有知識層面的教育推廣功能。

高雄魚市場事務所外觀
(資料來源:《高雄漁港とその陸上設備》,1930 年)

當時事務所建築的設計已逐漸跳脫西洋歷史主義框架,受到較多裝飾藝術風格的影響,不對稱的外觀應是隨使用機能配置而造成之樣態。立面分割模仿街屋比例,分成四個單元,外牆扶壁柱與長型開口強化垂直線條,西側通往競賣場入口處簷部設有小型簡化山頭,二樓開口部位向外出挑,下方設有托座,創造出豐富的陰影以強調外觀的立體效果。

戰後的漁會大樓
(資料來源:高雄區漁會)

戰後,高雄漁業會改組為高雄市漁會,辦公處所則是利用日治時期的魚市場事務所,延續經營魚市場、信用部與漁民服務等業務,高雄魚市場本場及高雄漁港也依據其行政區,分別改稱為鼓山魚市場及鼓山漁港。到了美援時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以高雄作為鮪釣漁業基地,建設漁船及漁業相關設施,水產陳列館與第三拍賣場都是獲美援貸款的協助興建,並由有巢建築師事務所的虞曰鎮設計,皆屬現代主義風格建築。

裝飾簡約的水產陳列館於1959年落成,立面以水平雨庇和大面積開窗,創造明亮的空間感受,洗石子外牆可見垂直與水平分割線,二樓空間作為水產陳列館,包含標本室、模型圖解室、活魚飼養室、圖書資料室,一樓空間則充為信用部、日用品供銷處、警衛室。

漁會大樓與水產陳列館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同時間落成的第三拍賣場是最特別者,外觀隨機能變化,充滿簡約的結構感與量體感,一樓為拍賣空間、漁民浴室、洗手間,二樓則是大禮堂、會議室及曬網平台,其中大禮堂壁面上開出寬闊大氣的外廊是一大特徵。整棟建築結合拍賣、集會、辦公、衛浴等使用,這般規劃設計可謂為國內魚市場的孤例,具有極高的獨特性。

第三拍賣場落成時外觀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第三拍賣場二樓的禮堂空間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爾後,高雄漁業產量約於1959年恢復戰前水準,1963年更超越基隆,成為全臺漁業產量最高的地區。不過到了1970年代後,隨著漁業重心逐漸轉移至前鎮,鼓山魚市場與鼓山漁港走向了沒落,原本拍賣漁獲的空間,被停車場所取代,漁會一度發展的觀光休閒事業,如今也荒廢閒置。

高雄魚市場事務所近年外觀

鼓山魚市場是高雄漁業設施邁入現代化的象徵,在高雄市區擴張、重心轉移之際,見證哈瑪星自192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作為高雄漁業重鎮的黃金時刻,同時也是高雄發展成臺灣遠洋漁業領頭羊的里程碑,更為海洋城市文化中關鍵的一環, 對於高雄市而言,可說是非常重要的歷史場所。

水產陳列館現況外觀
水產陳列館二樓內部現況

臺灣從日治時期起建置的現代化漁業設施,目前仍存留者,包含有高雄魚市場事務所、基隆漁港水產館、臺南魚市場等,其中高雄魚市場事務所是臺灣現存最古老者。而戰後興建的水產陳列館與第三拍賣場,皆是1950年代韓戰爆發後,美軍協防臺灣並促進經濟產業發展的一頁歷史。

第三拍賣場現況外觀
第三拍賣場屋架的鋼筋混凝土樑

近年來官方大力推動的「興濱計畫」,較少著墨於哈瑪星漁業產業遺跡的維護,目前鼓山魚市場已由民間團體提報為文化資產,期待妥善修復再造後,能再度擦亮另一塊哈瑪星文化的招牌。不過第三拍賣場因年久失修、結構堪慮,未來能否留下這座由虞曰鎮建築師設計的獨特產業建築尚屬未知,希望往後國內對於現代主義建築的保存可以受到更多重視。

第三拍賣場二樓禮堂空間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