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雄燈會的愛河燈區景象(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
1998年為迎接國際海洋年,身為港都大城的高雄,為了城市的行銷,官方初次於元宵節舉辦大型燈會,在此之前的元宵節,幾乎只有文化中心的晚會活動為官方所舉辦。而首次的高雄燈會以「乘風破浪開大運」為主題,主燈區為文化中心,副燈區則設於愛河,沿著愛河畔的燈河景觀讓不少市民感到驚艷,元宵晚會的會場則選在甫整修完重新開放的仁愛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同時在完工不久的八五大樓的頂樓與樓肩設置巨燈群組,打造出全臺最高的花燈。從此之後,愛河兩岸便成為了元宵節欣賞花燈的重要場地。
1998年首屆高雄燈會的報導(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
在高雄舉辦首次燈會以前,臺灣以燈會為名的大型活動是臺北的「臺北燈會」,自1990年起皆是由交通部觀光局籌辦,不過後來常出現以中央經費獨厚臺北市民的負面意見。直到2000年臺灣首次政權交替後,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認為過去重北輕南的作為應該有所改進,決定將全國性的燈會首度移師至高雄舉辦,並將臺北燈會改名為高雄燈會(2003年才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
2001年的高雄燈會主要燈區位於愛河兩岸與仁愛公園,為了配合活動,市政府還在河畔設置親水木棧道,主燈「鰲躍龍翔」位於愛河左岸民生二路底,由知名雕塑家楊奉琛所設計,在燈會結束後並未拆除,至今仍為愛河畔的重要地標。而在春節前就已經上場的「海洋之星」燈區,位於新光路親水公園(今星光水岸公園)北側十七號到二十一號碼頭的苓雅商港區,讓民眾能一親這個長期被隔絕的碼頭地帶。
當時的燈會特別開出嘟嘟火車繞行臨港線鐵路,方便民眾遊覽市區、港區及燈區,體驗不同於以往的遊燈會活動,由於期間車票皆被搶購一空,且班班客滿,故在此次的燈會活動後,市府開始評估改建輕軌捷運的可能性,這也是今日高雄輕軌建設最初的契機。
2002年高雄仍取得全國性燈會的主辦權,雖然後來並無中央的經費補助,市政府仍戮力籌辦,更結合了國際旗鼓節,成為高雄在元宵節期間的重大活動,帶動起地方觀光,行銷城市的水岸魅力。高雄燈會不僅使愛河兩岸開放空間的建設與養護日趨進步,目前航行於水面上的愛之船,還是在2004年的燈會中首度露面,至今仍是民眾飽覽愛河風光的重要交通工具呢!
今日的愛河與愛之船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